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 - 图文

继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全面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建成百万亩稳产高产粮食(杂粮)生产功能区。优化百万亩城市保供蔬菜生产区,发展百万亩水产健康养殖水面,建设百万头规模生态畜产品基地。完善储备制度,推广新型产销对接模式,确保“菜篮子”产品的常年均衡供应,主城区蔬菜自给率达到70%以上。夯实农业“两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继续推动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 第二节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全面推进农业设施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精准化、农业资源管理数字化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化,到2020年建成20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打造1-2个标杆性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全面减少和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休闲体验等新兴领域,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服务业水平。深化林业改革,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第三节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有序引导各类主体合作发展。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加快推动农民素质提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合作与创新,推动实施种业工程等农业科技项目。

第二十二章 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第一节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充分释放有效需求新潜能,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协同发力,合力保持新常态下经济中高速增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扬长板、补短板、换烂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突出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导向,积极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重大任务,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第二节 鼓励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实施杭州“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发展,促进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大力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社会资本的推动作用,不锁定发展内容、不固化推进模式,鼓励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踊跃发展。创新产业扶持政策,加快财政扶持政策动态更新,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第三节 积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传统核心商圈业态模式创新,引导商业综合体错位发展,努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落实国家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培育消费新热点,积极拓展信息、绿色、时尚、品质和农村消费等新领域新热点,扩大服务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深化拓展网络消费,推行“进口替代”,促进境外消费回流。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增加新供给培育发展新增点。 第四节 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着力优化投资方向,对接国家11个重大投资工程包,重点投向民生、轨道交通、城市有机更新、特色小镇、生态建设、“1+6”产业集群、工业技术改造、研究开发等领域。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项目储备制度,安排、谋划、推进一批拉动力强、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与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供给的联动机制,力争形成更多投资实物工作量。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从源头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六篇 构筑城乡区域协调的空间格局

按照“中心提升、新区集聚,拥江布局、一体发展”的空间导向,统筹市域整体布局,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打造“一区两廊两带两港两特色”重大平台,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力,塑造杭州区域发展新版图。

第二十三章 打造重大发展平台

第一节 一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突出“整合协同、联动发展”,支持高新区(滨江)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大孵化器”功能。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化,推动临江国家高新区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