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全国首期校长国学高级研修班doc-北京师范大学全国 - 图文

北师大全国首期校长国学高级研修班doc-北京师范大

学全国

回归与重建 国学人文素养 交流与碰撞 国学管理思维 传承与发扬 国学教育精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流教育家。”教育家的视野、思维模式和人文底蕴决定了学校发展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而校长成为教育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是否具备较高的国学素养。

国学智慧博大精深,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幼儿园的发展在借鉴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新型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领悟东方传统哲学智慧的伟大力量。作为校长和未来教育家,能够在各自的学校管理中融入国学精华,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理念,在教育中立德、立信、立功,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样一批教育先行者,才能极大地促进当代教育的发展,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以全新视角,向寻求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精英们,提供一个系统领悟中国国学智慧的精品课程,旨在通过解读华夏文明历程,阐述儒、释、道精髓,研读《周易》等国学经典,领悟国学智慧。

课程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具有国学研究的悠久传统和良好氛围,并能够从易、儒、

释、道、医等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国学智慧,并且与当代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课程设置更符合校长的实际需求,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强。

课程目的:通过国学素养修炼,指导校长们重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文化,

将国学管理智慧与现代教育管理更好地融会贯通。

颁发证书: 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

育研究中心颁发《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上课方式: 每两个月集中授课5天(周一至周五),内容由一门主题课程和若干讲座构成,

同时辅之以实地考察。

教学方式:采取互动式教学;专家授课、课中答疑;专题论坛、专家评讲、参观考察相结合。

教学安排:学制1年,共开设6大主题课程。

招生对象:中小学校长、职业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上课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山东曲阜、河南洛阳、陕西西安等地。 部分师资介绍(部分师资根据具体情况与学员需求予以适度调整):

曾仕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式管理第一人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

赵知易:中国著名易学大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于述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 徐 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 于建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

施克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研究会副会长 强 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道教、易学 徐文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佛教 沈 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

第一学期课程安排及开班式:

授课时间:2010年8月6日~10日,主题:《易学》、《论语》 授课专家:曾仕强、于丹、钱文忠

授课地点:北京孔庙、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更多精彩安排:

◆ 学习地点分布在全国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北京、曲阜、洛阳、西安等地;

◆ 同学联谊酒会,学员座谈研讨,沙龙研讨,建立班级同学会;

◆ 加入中国名校校长联合会,与教育专家、知名校长面对面交流,迅速了解掌握教育动态。

增值服务:

? 伴您一生的服务:定期向新老学员提供最新教育资讯,使您领先潮流,让您

运筹帷幄。 ? 展示风采的服务:提供展示学校及自我风采的平台,创造与全国名校长交流

的机会,建立全国名校交流平台。

报名截止日期:2010年7月15日

精品课程介绍:

主题一: 《易经》的管理智慧 领悟中国式学校管理 通过精读《周易》,重在领悟它的思维方式,理解其中的思想与规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民族特点、了解中国式管理的思维模式,并能有机地与现代学校管理方式与方法结合,打造真正的中国式学校管理文化体系。 专题1:《周易》——中华文明之源 专题2:《易传》 ——本经十翼 内容提要:《周易》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内容提要:作为对《周易》本经的阐释,有彖辞、象辞、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周易》六十四卦中蕴含的阴阳观念,以及象征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都是中华文明创始的基源。 系辞、说卦、文言、序卦、杂卦七个部分共十篇,为本经插上了十只翅膀,将察言、观变、制器、卜占这四种圣人之道作为趋吉避凶的手段,使《易经》的占卜功能更多地成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使中华民族更加注重在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 专题3:《易经》中的象数理 内容提要:虽然《易经》是作为一部占卜的书而流传于世,但其充满无限智慧和深邃哲理的理性光辉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大放异彩。有中国学者证明了基因的六十四个密码与《易经》六十二进制法则为计算机诞生提供了可能。精读《易经》,重在领悟它的思维方式,理解其中的思想与规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民族特点。 主题二:儒家的教育智慧 构建新型的学校文化 通过精读四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现代教育思想与方法,对儒家倡导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教育原则、治世之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并将孔孟的教育思想融会贯通到日常的学校管理及学校文化建设当中去,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学校奠定基础,为培养当代贤人提供借鉴。 专题4:中道思维 内容提要:《易经》遗留给中华民族的最宝贵财富便是中道思维。从简单的阴阳观念,发展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天人合一”、“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生家思想的活水源头。 四卦的一一对应关系,有西方科学家借鉴《易经》生之谓易”道出了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这些都是诸子百专题1:《论语》——孔子的教育思想 内容提要:《论语》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言论集和代表性经典,有“东方圣经”之称,在构造华夏民族的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思想及言论活动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孔子开创儒家专题2:《孟子》——德行天下 内容提要:“亚圣”孟轲的《孟子》,作为儒家典籍,其心性论进一步确立儒家地位,以“仁义”思想为核心,对性善与恶、功与利及天、性及浩然之气有着深刻认识。从孟子恢弘浩阔之气、纵横雄辩之辞中,体悟和传承存心养学派,而其思想得以传承,皆因其师道的传承。 性的思想,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与人生。 专题3:《中庸》——合理的功夫 内容提要:《中庸》——中庸之道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与团队建设的重要学问,是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阐述了人性修养有关哲理的广博学问。中庸之道,可开启治天下之门也。 主题三:德行天下 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 通过学习,了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去。通过博古引今,结合现代教育教学实际,探讨如何重新树立教师形象,如何使师德建设真正为教育发展提供服务,让师德风尚重新回归社会。 专题4:《大学》的处世之道 内容提要:《大学》——“四书”之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系统的政治哲学、大人之学,培养人的最高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专题1:道家思想精髓 专题2:《道德经》——道尽一切德 内容提要:道家的精神气质可以让我们在忙碌、内容提要: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简洁优美喧哗的世界中体会云淡风轻的感觉,体验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老庄的“无用之有用”、“曲则全”、“不争即为争”等思想都不是消极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全人的生命及德行。 专题3:《庄子》内七篇 专题4:道心以显儒 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使人能够出乎其上,又入乎其内。 内容提要: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内七篇:内容提要: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庄子承袭了孔孟的智慧、老子的无为,以心灵为炉,熔铸整个世界、人生和历史,揭示了一种超越感觉的道,倡导人们追求一种超越人生困境和摆脱世俗偏见的精神境界。 主题四:对立与统一 用辩证的思维做教育 通过学习,深化了解辩证法的矛盾观和发展观,从中发现和掌握任何对立与统一,既不是“判然分而为二”,也不是“合两而以一为之纽”的辩证思想,与我国现行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有机地结合与统一,并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国中小学教育的前景提出展望与规划。 专题1:《春秋繁露》 董仲舒 所著,由后人辑录。在先秦儒家向汉代的转变过程中,董仲舒是关键人物之一,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主张 “独尊儒术”使儒学神学化、经学化、社会化上。《春秋 繁露》着重从重德教、辅刑罚,万民之性、待教而善,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必仁且智以及教师观等方面,来阐述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 专题3:《传习录》 内容提要:明代哲学家、心学派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做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王守仁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 主题五:蒙学精读 构建传统教育新思维 通过学习,与校长们共同探讨如何在知识教育中融入伦理道德教育,按照儒家的道德理想塑造儿童心灵,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以期能敦人伦,美教化,淳风俗,如何在学校开办国学教育课程,使国学思想能真正专题4:《思问录》 内容提要: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著。分内外两 篇,内篇以论述哲学问题为主,外篇涉及天文、历数、 乐律、医学等各种自然科学问题。本书论证了世界是统 一于物质的客观实有,对理气关系、道器关系等作了朴 素唯物论的深刻阐述;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所谓“无”不过是对“有”的否定说法, 以“无”仅是相对于“有”而言的辩证理解,否定了唯心主义关于“以无为本”的本体虚构。强调认识必须从一般回到特殊,才能掌握具体真理。 专题2:《原道》 代佛道二教盛行,对儒家思想造成冲击。韩愈为反对佛道“清静寂灭“之道,认为道乃“相生养之道”,主张恢复孔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着重阐明“道统”学说,提出以儒家的“道统”来对抗佛老的“法统”。他强调儒学的历史地位和发扬儒学传统的重要性,提出要把儒学所强调的纲常伦理作为治国、修身的最高原则。 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与儒家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他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内容提要:汉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汉代孔子”内容提要:唐韩愈所著。原道即是探究“道”的本原。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