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ax2?2IcmUCM14?0.2857?0.73A????1(?)?1(?)0.390.392PO
第四章 一,选择题
4-1.为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度,高频正弦波振荡器一般选用( B )。
A.LC正弦波振荡器 B.晶体振荡器 C.RC正弦波振荡器
4-2.利用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构成的振荡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D )。 A.f=fs时,石英晶体呈感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B.f=fs时,石英晶体呈短路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C.f
A. 该电路由于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B. 该电路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C. 该电路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D. 该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4-4.反馈型LC振荡器起振时放大器工作在( A )状态,它平衡时工作在( C )状态。
A.甲类 B.甲乙类 C.丙类 D.丁类
17
4-5.对于三点式振荡器,三极管各电极接电抗元件X(电容或电感),C、E电极间接电抗元件X1,B、E电极间接X2,C、B电极间接X3,满足相位条件的原则是( A )。
A. X1与X2性质相同,X1、X2与X3性质相反。 B. X1与X2性质相同,X1、X3与X2性质相反。 C.X2与X3性质相同,X2、X3与X1性质相反。 D. X1与X2、X3性质相同。
4-6.满足三点式振荡器相位条件的晶体管各电极连接原则,简述为( A )。 A.“射”同“余”反 B.“射”反“余”同 C.“集”同“余”反 D.“基”同“余”反
4-7.电容三点式与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B )。 A.电路简单且易起振 B.输出波形好 C.调C1或C2改变频率不影响反馈系数 D.工作频率比较低
4-8. 自激振荡是指在(B)(A.外加输入激励 B.没有输入信号 )时,电路中产生了(A)(A.有规则的 B.随机的)和(A)(A.持续存在的 B.瞬间消失的)输出波形的现象。输出波形的变化规律取决于(C)(A.外界的干扰源 B.元器件的噪声 C.电路自身的参数)。一个反馈电路在自激振荡时,其(D)(A.A B.F C.AF D.Af)为无限大。
4-9. 一个实际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绝大多数属于(B)(A.负反馈,B.正反馈)电路,它主要由(A)(A.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B.放大电路、反馈网络和稳频网络,C.放大电路、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组成。为了保证振荡幅值稳定且波形较好,常常还需要(C)(A.屏蔽,B.延迟,C.稳幅, D.微调)环节。
?F??1 4-10. 正弦波振荡电路利用正反馈产生振荡的平衡条件是( A )(A.A?F?F??1)???1 C.. 1?AB.A,其中相位平衡条件是?a??f??z?(A)(A、2nπ,
B、(2n+1)π C、
1?F?F?|=0,B、|A?|=nπ ,n为整数),幅值平衡条件是(C)(A、|A2?F?F?F?|=1)?|<1,B、|A?|>1,C、∞,C、|A,为使振荡电路起振,幅值条件是(B)(A、|A?F?|=1)|A。
4-11. 产生低频正弦波一般可用(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正弦波可用(A)振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