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选取了三篇课文,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讲一个卖盾和矛的楚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盾和矛,使自己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田忌赛马》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勤于动脑、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跳水》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帆船上的事,表现了船长的沉着、果断。习作以“神奇的探险之旅”为主题,要求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探险故事,把过程写具体。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语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进行交流;“词句段运用”旨在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3.引导学生练习习作,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生动地表述自己在探险途中遇到的问题,化解的方法和心情的变化。
4.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体会写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练习习作,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生动地表述自己在探险途中遇到的问题,化解的方法和心情的变化。
2.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体会写作的乐趣。 课时安排
《自相矛盾》1课时 《田忌赛马》 2课时 《跳水》2课时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5 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了解寓意,受到教育和启发。
5.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寓言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谁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 2.谁能说一下寓言是什么呢?
(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3.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词 过渡:请大家读课文。
1.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5.这个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些什么?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6.检查自学情况。 三、精读课文知文意
1.想知道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课文。 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3.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再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陷”(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陷”)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陷”什么?
(4)他是怎么卖他的盾和矛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 (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誉)(板书) 4.“誉”是什么意思?(夸耀)他是怎么夸耀的?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刺破)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刺破。) (1)谁来读读这位楚人的话。
(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人夸夸自己的盾和矛。 (3)听了这位楚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
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人话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