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从摆的构成考虑

3、归纳猜测: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有摆线的长短、摆锤的轻重、摆角的大小(填写课后记录)

【评析】猜想、假设在科学探究中是十分必要的,猜想、假设包括多种可能性,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重要的是经历这个过程。 四、指导设计实验

1、提问:我们怎样能证实猜测是否正确? 2、确定方法:实验验证

3、设计实验:学生选择问题分组设计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完善:以设计摆线的长短实验为例

1)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线的长短线(以10厘米递增、递减)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 3)数据获取要测五次求平均数

4)另外指导:改变摆锤的重量增加或减少垫圈数,改变摆角大小用量角器(板书提示)

【评析】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教材都把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这三项作为研究对象。虽然降低为只有三个变化因素,但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要想研究其中的一个因素,必须控制好另外两个因素。于是以设计摆线的长短实验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实验变量: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从而减少了一个因素,剩下的两个因素,学生只要控制好其中一个条件,这样制定计划、收集数据的难度就大大的降低了,从而增添学生探究的信心,让他们人人都有发现,个个都有收获。 五、进行实验获取数据

1、组内分工明确:数摆、看表、做记录…… 2、鼓励:分工明确才能提高效率,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具有科学家的实验精神?如果这个实验做完,也可以做另一个。 3、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对于研究内容,教师可以宏观调控,让每个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研究,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同时又合理地共享资源。 六、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汇报实验结果:每种实验选择一个为代表学生填写在黑板上 2、学生根据各组数据比较分析下结论

3、教师引导如何分析判断:比较三组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取的数据,发现改变摆线长短平均数差异最大,摆线的长短差异大表明这个条件是影响摆摆动的快慢的因素。

4、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的幅度大小无关。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板书)

5、提问:还有什么问题?其它两组数据差异小又说明什么? 6、学生交流想法

7、教师引导: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如:计时动作有快慢等,同学们在研究中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评析】让学生先把三组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因为根据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传授分析判断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分析判断。同时还使

41 / 72

学生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到科学研究要有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这样严谨的态度。知道在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科学研究每个细节都不要放过。 七、生活中的现象 1、学生交流经验

2、生活中的现象:荡秋千、吊灯、(介绍伽利略的故事)风铃 3、提问:摆钟慢了或快了怎么办? 4、学生交流意见

5、调整方法:慢了摆线调短,快了摆线调长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次/15秒 摆线长 6、设计一个摆 1)出示要求:

2)分组进行

3)展示:谈一谈设计这个摆体你的体会。

【评析】知识获取源于生活的需要,更要用获取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团结就是力量。 本课总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一个小小的摆就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里面就含着许多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愿同学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问题,用灵活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灵巧的双手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摆

数摆: 摆往返一回计一次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设计

1、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线的长短线(以10厘米递增、递减)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 3、数据获取要测五次求平均数

4、改变摆锤的重量:增加或减少数垫圈 改变摆角大小用量角器

5、摆线要拉直,放摆锤要自然松手,手不能加力 摆线长 实验结果(次/15秒) 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0厘米 20厘米 30厘米

摆的幅度 实验结果(次/15秒) 最后结果

42 / 72

第一次 15° 30° 45°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摆锤重量(垫圈) 实验结果(次/15秒) 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5个 10个 15个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的幅度大小无关。

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次/15秒 摆线长

教学教学反思

一、 注重探究,强调合作

本节课的前半部分为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思路,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表达交流,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合作,先是全班合作,在两个因素中让每个组只选一个因素研究,教师进行宏观调控,最后综 合大家的意见,资源共享。再者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同时合理地分工为小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 重视科学态度的教育

本节课里学生有多次猜测与预测,每次猜测之后教师都让学生明白“说了不算做了算”、“猜了不算数了算”,使学生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让他们多次验证,知道“真理是经得住多次验证的”,让他们从小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片断赏析

师:要知道你们的摆一分钟摆多少次应该怎样做? 生:数一数。 师;会数吗? 生:会

师:那怎样算一次? 生:来回摆,算一次。

师:好,你们计时15秒钟,要说“放”不要说“开始”我数 (老师演示操作讲解,提起20°角,自然松手,手不能加力)

【片断评析】帮助老师是学生最愿意干的事情,同时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让学会学生怎样规范操作实验,为正确实验,获取准确的数据服务。

43 / 72

师:看实验结果,你发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我发现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 师:你们的意见和他的一样? 生:不一样。

师:说一说你们结论

生: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师:说一说你们的根据

生:15秒钟5个垫圈摆16次,10垫圈摆17次。这说明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生:15秒钟15°摆8次,30°角摆9次。这说明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师: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明白你们的结论是分析数据得出的,这非常好。科学研究就要有尊重证据这样严谨的态度。你们再比较这三组数据,哪组摆的快慢差异最大?

生:摆线的长短不同,摆的快慢次数差异最大。 师:根据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因为是摆线的长短不同引起摆动次数差异大,所以摆线的长短是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这是一种分析判断的方法,我们以后学习中也能用到。

师:现在说一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的长短怎样影响摆的快慢。

生: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幅度大小无关。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 师:还有没有问题? 生:没有

师:那么,其它两组数据差异小又说明什么? 生:测得不准

师: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如:计时动作有快慢等。同学们在研究中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片断评析】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强调了探究过程,探究的结论也是不可缺少的。面对获取的不同数据,学生们有自己的结论。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教师适时地指导如何分析判断数据,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注意发挥教师参与者的作用。得出了科学结论,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 1、力在那里

旅顺口区双岛湾中心小学 左峰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指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的形状的影响”,以及“已有大小和方向”两个基本要素。这些概念的建立是靠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完成的。因此,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和在做中思考分析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点。只有学生经历了

44 / 7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