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辅导之古汉语练习及答案

3、 嫂蛇行匍伏。 4、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5、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七 翻譯下面句子。(10分)

1、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 2、 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 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八、 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20分)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说苑·君道》

古代汉语答案(13)

一名词解释:(10分)

引申义 :由本义派生出的几个相关的意义。笺:对毛传的补充和订正。

读为:一种注音方式,常用本字注借字。脱文:校勘术语。指传抄和刻印中误掉的字。 传:解释经义的文字。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本:指事字。 裁:形声字。“衣”形符“”声符。 从:会意字。 象:象形字。 徒:形声字。“辵”形符“土”声符。 泪:会意字。 刃:指事字。 堵:形声字。“土”形符“者”声符。 鼠:象形字。 莫:会意字。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是对( C )所作的解说。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D )。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 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C )。

B. 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C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B )。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 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C )。 A.春风又绿江南岸。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C )。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 B )使用对仗。

A. 首联、颈联 B.颈联、颔联 C.颔联、尾联 D.首联、尾联

9.《孟子 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赵 岐所使用的术语是( C )。 A.曰 B.为 C.谓 D.谓之

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B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四 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於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 池:护城河。词义的转移。 .2、 赂:礼物。感情色彩的不同。 ..3、 羹:带汁的肉菜。词义的转移。 .4、 河:黄河。词义的扩大。 .5、 宫:房屋。词义的缩小。 .

五 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1、 策:马鞭。本义。 .

2、 零:凋落。引申义。 ..3、 引: 拉开弓。本义。 ..4、 旨:命令。引申义。 ..5、 解:解剖。本义。 ..

六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10分) 5、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表示方位。 .

6、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贵 贱:形容词意动用法。 ..7、 嫂蛇行匍伏。 蛇: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8、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药:名词意动用法。 .

5、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 见:动词使动用法。 ..七、翻譯下面句子。(10分)

1、 大叔修葺城墙聚集百姓,整修了铠甲和兵器,准备好步兵车兵,将要偷袭郑国(都城)。夫人准备为他打开城门。庄公听到他

们进攻的日期,说:“可以(行动)了。”命令子封率领战车二百乘来讨伐京城。

2、 齐国乘我国发生内乱而袭击攻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家小国力弱,不能凭着(这样的国力)来报仇。但是(如 3、 )能得到贤能的人才与(他们)共同治理国家,来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

八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20分)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说苑·君道》

译文:齐景公出外打猎,上山的时候见到了老虎,下沼泽的时候见到了蛇。回来后,召见晏子并询问他说:“今天我出外打猎,上山的时候见到了老虎,下沼泽的时候见到了蛇,这大概是(人们)所说的不吉祥的(征兆)吧?” 晏子说:“国家有三种不吉祥的(征兆),这些征兆不在您说的情况中。国家有贤能的人却不知道,是第一种不吉祥的(征兆);知道有贤能的人却不用,是第二种不吉祥的(征兆);任用了却不信任人家,是第三种不吉祥的(征兆)。(人们)所说的不吉祥的(征兆),是像这样一些情况。今天您上山看见老虎,山是老虎的窝,下沼泽看见蛇,沼泽是蛇的洞穴。到了虎窝看见老虎,到了蛇穴看见蛇,为什麽是不吉

古代汉语试题(14)

1.(蘇天爵)進爲師長,端已悉心,以范學者。(《元史·蘇天爵傳》)

2.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史記·孝文本紀》) 3.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淮南子·原道訓》) 4.欲影正者端其表。(《鹽鐵論·疾貧》) 5.聖人甚禍無故之利。(《史記·趙世家》)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說明它們前置的條件,並翻譯全句(10)。

2.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史記·孔子世家》) 2.旁無介紹,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見也。(袁枚《徐靈胎先生傳》) 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國之將亂也?以其不嗜賢也。(王符《潛夫論》)5.誰爲爲之,孰令聽之。(《報任安書》)

三、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說明其主語和謂語。(10分)

1.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論語·雍也》)

2.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戰國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記·孝文本紀》) 4.角抵者,相撲之異。又謂之爭交。(《羅梁錄》卷二十《角抵》) 5.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梁傳·僖公二年》) 一、 分析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並翻譯該句(10分)

四、根據古漢語中的被動表示法,給下列句子填上適當的表示被動意義的詞(10分)。

(1)兵敗( )陳涉,地奪( )劉氏。(《漢書·賈誼傳》) (2)秦城恐不可得,徒( )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此非孟德之困( )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4)吏當廣所失亡多。( )虜( )生得,當斬。(《史記·李將軍列傳》) (5)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 )天下笑。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詞,並說明其類別和語法功能(10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2.以小易大,彼惡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史記·陳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在地者莫明於水火,在物者莫明於珠玉。(《荀子·天論》) 5.是葉公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新序·雜事》)

古代汉语试题(14)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

一、 分析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並翻譯該句,10分,每句2分

1.(蘇天爵)進爲師長,端已悉心,以范學者。(《元史·蘇天爵傳》)范:动词,作模范。

2.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史記·孝文本紀》) 通、来:使动用法。 3.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淮南子·原道訓》)贵、重:意动用法。 4.欲影正者端其表。(《鹽鐵論·疾貧》)端:使动用法。 5.聖人甚禍無故之利。(《史記·趙世家》)祸:意动用法。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說明它們前置的條件,並翻譯全句,10分,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为代词前置。 5.疑问代词作介词、动词的宾语。

三、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說明其主語和謂語。(10分,翻译占1分,分析占1分)下有横线者为主语,斜字为谓语。

1.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論語·雍也》)

2.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戰國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史記·孝文本紀》) 4.角抵者,相撲之異。又謂之爭交。(《羅梁錄》卷二十《角抵》) 5.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梁傳·僖公二年》)

四、根據古漢語中的被動表示法,給下列句子填上適當的表示被動意義的詞(10分)。

(1)兵敗( 于 )陳涉,地奪( 于 )劉氏。(《漢書·賈誼傳》) (2)秦城恐不可得,徒( 见 )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此非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4)吏當廣所失亡多。( 为 )虜(所)生得,當斬。(《史記·李將軍列傳》) (5)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为)天下笑。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詞,並說明其類別和語法功能(10分,每句2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2.以小易大,彼惡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史記·陳涉世家》)4.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在地者莫明於水火,在物者莫明於珠玉。(《荀子·天論》)5.是葉公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新序·雜事》)

古代汉语试题(15)

一 、分析下面黑體詞在句中的詞性,並說明它所表示的意義(10分)。 1〃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山海經·北山經》) 2.河、渭不足,北飲大澤。(《山海經、海外北經》) 3.於是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4.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同上)

5.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而不信蘇子矣。(戰國策、燕策一)) 二、比較下列句子,說明上古漢語否定句賓語前置的條件(10分)。

3.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史記·孔子世家》)

2.旁無介紹,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見也。(袁枚《徐靈胎先生傳》)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

蜀書·諸葛亮傳》)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國之將亂也?以其不嗜賢也。(王符《潛夫論》) 5.雖不得魚,無後災。(《孟子·梁惠王上》) 6.毋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

三、分析下面句子中“爲”的詞性及用法,並翻譯全部句子。(10分)

1、唯君子爲能貴其所貴。(《荀子·非相篇》)

2、始知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 3、誰爲爲之,孰令聽之。(《報任安書》)

4、爲其老,強忍,下取履。(《史記·留侯世家》) 5、天之亡我,我何渡爲?(《史記·項羽本紀》。

四、根據古漢語中的被動表示法,給下列句子填上適當的表示被動意義的詞(10分)。

(1)兵敗( )陳涉,地奪( )劉氏。(《漢書·賈誼傳》) (2)秦城恐不可得,徒( )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此非孟德之困( )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4)吏當廣所失亡多。( )虜( )生得,當斬。(《史記·李將軍列傳》) (5)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 )天下笑。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詞,並說明其類別和語法功能(10分)。

1.學惡乎始,惡乎終?(《荀子·勸學》) 2.從茲始免征雲南。(白居易《新豐折臂翁》)

3.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范中淹《岳陽樓記》)

4.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云是當爲河伯婦。(《史記·滑稽列傳補》) 5.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爲其害稼也。(《呂氏春秋·不屈》) 六、標點並翻譯下文。(20分)

齊桓公好服紫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公曰諾於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一曰齊王好衣紫齊人皆好也齊國五素不得一紫齊王患紫貴傅說王曰詩雲不躬不親庶民不信今王欲民無衣紫者王請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進者曰益遠寡人惡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國中莫衣紫是歲也境內莫衣紫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古代汉语试题(15)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

一 、分析下面黑體詞在句中的詞性,並說明它所表示的意義(10分,每句2分,词性与分析各1分)。

1.动词。2.名词。3.名词。4.动词。5.动词。

二、比較下列句子,說明上古漢語否定句賓語前置的條件(10分,一个要点占3分,答全满分)。 1、否定句。2、代词。3、代词要放在动词前面,副词之后。

三、分析下面句子中“爲”的詞性及用法,並翻譯全部句子。(10分,全句2分,分析与翻译各占1分。)

1、动词。2、介词。3、动词、介词。4、介词。5、语气词。

四、根據古漢語中的被動表示法,給下列句子填上適當的表示被動意義的詞(10分)。

(1)兵敗(于 )陳涉,地奪( 于 )劉氏。(《漢書·賈誼傳》) (2)秦城恐不可得,徒( 见)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此非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蘇軾《赤壁賦》)

(4)吏當廣所失亡多。( 为 )虜(所 )生得,當斬。(《史記·李將軍列傳》) (5)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为 )天下笑。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詞,並說明其類別和語法功能(10分,每句2分指出得1分,为黑体字,分析得1分)。

1.學惡乎始,惡乎終?(《荀子·勸學》) 2.從茲始免征雲南。(白居易《新豐折臂翁》)

3.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范中淹《岳陽樓記》)

4.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云是當爲河伯婦。(《史記·滑稽列傳補》) 5.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爲其害稼也。(《呂氏春秋·不屈》)

六、齐桓公好服紫(紫色的服装),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句谓五件白色的衣服抵不上一件紫色的衣服)。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