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简要说明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媒体/接入层、核心媒体层、呼叫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接入层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各种接入设备实现不同用户的接入,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换。
传送层主要完成数据流(媒体流和信令流)的传送,一般为IP网络或ATM网络。
控制层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层,该层设备一般被称为软交换机(呼叫代理)或媒体网关控制器(MGC)。
应用层的作用就是利用各种设备为整个下一代网络体系提供业务能力上的支持。 73. 简要说明下一代网络的各部件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软交换与信令网关(SG)间的接口使用SIGTRAN协议,信令网关(SG)与7号信令网络之间采用7号信令系统的消息传递部分MTP的信令协议。
软交换与中继网关(TG)间采用MGCP或H.248/Megaco协议,用于软交换对中继网关进行承载控制、资源控制和管理。
软交换与接入网关(AG)和IAD之间采用MGCP或H.248协议。 软交换与H.323终端之间采用H.323协议。 软交换与SIP终端之间采用SIP协议。
软交换与媒体服务器(MS)之间接口采用MGCP或H.248协议或SIP协议。 软交换与智能网SCP之间采用INAP(CAP)协议。
软交换设备与应用服务器间采用SIP/INAP协议,业务平台与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接口可使用Parlay协议。
软交换设备之间的接口主要实现不同软交换设备间的交互,可使用SIP-T和ITU—T定义的BICC协议。
媒体网关之间传送采用RTP/RTCP协议
软交换与AAA服务器之间采用RADIUS协议。 软交换与网管服务器之间采用SNMP协议。
74. 简要说明固定电话网向NGN的演进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对本地网络进行智能化改造,在固定电话本地网建立业务交换中心、用户数据中心和智能业务中心,通过三个中心快速实现网络低成本快速化、移动化和综合化。
第二个步骤是对固网进行宽带化的改造。对固网进行宽带化的改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三个步骤是固网终端智能化和接入宽带化。
75. 说明移动通信系统基于R4的核心网的结构。
R4核心网部分对CS域进行了较大改造,将MSC分为MSC服务器(MSC Server)和媒体网关(MediaGate Way,MGW),实现了CS域中呼叫与承载的分离,支持信令的IP承载。
MSC Server处理移动用户业务数据及CAMEL相关数据;对外提供标准的信令接口;实现对电路域基本业务及补充业务涉及的MGW中承载终端及媒体流的控制。
GMSC Server只完成GMSC的信令处理功能,具有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能。
MGW可以支持媒体转换、承载控制等功能,支持电路域业务在多种传输媒介上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承载控制功能。
信令网关SGW在基于TDM的窄带SS7信令网络与基于IP的宽带信令网络之间,完成
MTP的传输层信令协议栈的双向转换。
Mc接口是R4核心网中MSC Server与媒体网关MGW之间的接口,接口上采用H.248协议,该协议增加了针对3GPP特殊需求的扩展事务(Transaction)及包(Package)定义。
Nc接口是R4核心网中MSC Server之间的呼叫控制信令接口,该接口采用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ICC,该协议提供在宽带转输网上等同ISUP的信令功能。
Nb接口是R4核心网中MGW之间的接口,用来在R4核心网内承载用户的话音媒体流,有IP与ATM承载两种方式。
76. 简要说明RTP协议的功能。
RTP协议用于传送实时数据,如语音和图像数据。RTP本身不提供任何保证实时传送数据和服务质量的能力,而是通过提供负荷类型指示、序列号、时戳、数据源标识等信息,使接收端能根据这些信息来重新恢复正确的数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