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国际税收导论
1.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本质是什么? 答:国际税收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二是从某一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国际税收的本质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2.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1)从二者的联系来看:一方面国家税收是国际税收的基础,没有国家税收,就不可能有国与国之间的税法冲突和税制协调,国有国之间也不可能出现任何税收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税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国际税收绝不可能脱离国家税收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在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国家税收又要又到国际税收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因为这时任何国家制定本国的国际税收制度都不能不考虑国际税收关系,本国与他国达成的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些国际税收规范和惯例都应该在本国的税收规范和惯例都应当在本国的税收制度或税收征管过程中有所体现。
(2)从二者的区别来看:1)国家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的强制课征形式,而国际税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税收问题和税收关系,不是凭借某种政治权利进行的强制课征形式;2)国家税收涉及的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设计的是国家间税制相互作用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3)国家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税种,而国际税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征形式,所以没有自己单独的税种。
(3)在看待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问题上还应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不能把国际税收与涉外税收相混淆。所谓涉外税收通常是指专门为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设置的税种,尽管涉外税收主要是针对外国纳税人或外资企业,但它仍属于国家税收的范畴。2)不应该把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税法对外国居民的境内所得和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课征的税收视为国际税收。因为这种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进行的课税是一国在其他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范围内实施的,所以从性质上看这种课税仍属于国家税收的范畴。
3.税收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答:税收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察:
(1)商品课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 关税与国际贸易
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贸易量;二是影响贸易条件。由于各国关税主要为进口关税,加之出口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进口关税类似,所以下面结合进口关税分析关税对国际贸易的两大影响。
①关税的壁垒作用。对于进口商而言,关税如同运输费一样,是进口商品的成本。只有把关税加到商品的价格中去,才能取得预期的利润。由于课征关税,进口商品的价格就要比不征关税时高一些。又因关税只对进口商品课征,所以课征关税将改变本国商品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将减少进口商品的消费,增加国产进口竞争品的消费。由于关税具有抑制进口的作用,人们经常把它喻为国际贸易的“壁垒”。
②关税对国际贸易条件的影响。所谓国际贸易条件,是指在国际交换中一国以出口交换
进口的条件。贸易条件用实物形态来表示,就是每出口一个单位的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说明贸易条件越有利,贸易利益也就越大;反之,则说明贸易条件越差,贸易利益越小。贸易条件还可以用价格来表示,这时贸易条件等于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国际贸易条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关税也是其中之一。一国课征关税,会削减本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这时如果征税国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比重较大,或者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小(即出口国不能大量减产或找不到其他出口市场),进口国征收关税就可以压低进口商品的进口价格,从而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2)国内商品税与国际贸易
由于国内商品税不像关税那样只对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