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故事内容与表达故事内容之间的三种关系: 注:内容面的故事是通过表达面的形式技巧来“叙述”的。
1、次序关系。表达面与内容面中事件发展的次序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2、同一行为在两个层面中的时延关系,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在屏幕中,常常是不一致的; 3、纪实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法,它建立在“表达层与内容层相一致”的基础上。
(三)纪实叙事方式的特征
1、情境——纪实的叙事方式首先表现在时空结构的具体性上,即“具体的时间、环境、情节”。 (1)情境:实际上就是为内容寻找到具体的时空依托。
(2)叙述性的内容如何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是创作中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2、时态——为内容提供即时时态(也称“现在进行时”)的时空条件,这是纪实叙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第七章 纪录片的时空 一、时间
(一)屏幕时间与现实时间根本区别:
前者打破了后者固有的连续性,形成了非连续的连续幻觉。 (二)屏幕分类:
1、时间可以被压缩和省略; 2、可以被延长和扩展; 3、现在和过去可自由组合 二、空间 (一)再现空间
通过摄像机的纪录特性和运动特性再现物质的直观空间,从而使人产生真实的空间感。这是纪录片常用的空间观念。
(二)构成空间
1、含义:不是真实空间在屏幕上的直接反映,而是一系列“记录着真实空间的片断”,经过选择、取舍、重新组合后构成的新的空间形态。 2、作用:
(1)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 (2)直接的空间跳跃,简化了叙事的过程;
(3)利用空间对列,“同时异空”,形成情绪与戏剧效果。
构成空间不但能反映生活原貌,而且能成为一个在价值上独立存在的理想世界。
第八章 纪录片中的蒙太奇与长镜头 第一节 纪录片中的蒙太奇 一、蒙太奇概述
(一)含义:将镜头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排列、组织在一起,这个最基本意义的镜头组接被
13 / 30
人称之为“蒙太奇” (二)阐释
1、把不连续的生活片断组成有机整体,通过蒙太奇剪辑来表现思想,阐述主题,这是纪录片最常见的做法。
2、普多夫金剪辑原则——联想,侧重叙事连续性; 爱森斯坦剪辑原则——冲突,侧重于理念的表达; 两者的共同点:通过组接产生新的意思。
第二节 巴赞的真实美学 一、巴赞的“电影语言演进观”
他认为:电影语言的演进趋势是向现实主义发展。 他认为与电影联系的真实有三种: (一)表现对象的真实
1、强调事物原貌的真实性、多义性及题材直接的现实性; 2、现实的存在永远是多义的、含糊的、不确定的;
3、蒙太奇把事实加以隐喻,这种隐喻来自作者的主观臆想,而绝非事实本身就是这样。 (二)时空的真实 (三)叙事结构的真实
不应强调戏剧性结构,而应更接近现实。 (四)蒙太奇与巴赞理论的区别: 1、前者强调思维,后者强调事实; 2、前者注重表现,后者注重叙述。
二、巴赞理论的表现方法 (一)长镜头
长镜头保证时间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再现了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倍感真实。 (二)景深镜头
能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间的实际联系
两者的运用可以展示空间和时间的真实。
第九章 纪录片剪辑
第一节 作为表现手段的蒙太奇 一、蒙太奇的心理基础 心理基础是什么?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体验。对观众而言,是以心理补偿作为连接视觉的逻辑基础。 二、建立动作的连续
影视是运动的艺术,其特点是运动性强。“使影片中人、事、物的运动流畅地进行”,是剪辑工作的最基本任务。 (一)分解动作
14 / 30
每个镜头在完整动作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相关性。选择角度和景别来拍摄每个镜头,就是动作的分解过程。
1、在拍摄时,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