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命科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 图文

焓:焓的定义式为H=U+PV,其中U表示热力学能,也称为内能,即系统内部的所有能量 P是系统的压力,V是系统的体积作为一个描述系统状态的状态函数,焓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ΔH(焓变)表示的是系统发生一个过程的焓的增量。

熵: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通常用符号S表示。在经典热力学中,可用增量定义为dS=(dQ/T),式中T为物质的热力学温度;dQ为熵增过程中加入物质的热量。

自由能:在恒定压强和温度下,总能量中可以做功的能量称为自由能。

吸能反应:在化学反应中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才能进行的反应称为吸能反应。 酶: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 核酶: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酶的活性:也称酶活力,是指酶催化一定反应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来表示。

抗体酶:是指以过渡态底物的类似物作为抗原,在动物体内诱导出相应抗体,这个抗体对该底物具有酶的活性。抗体酶本质上是具有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 能障:化学反应启动的能量障碍。

活化能:是指用于克服能障、启动反应进行所需要的能量。

活性中心:即活性部位,指酶分子中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相关的部分。

酶的诱导契合: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活性中心上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排列和定向,因而使和底物契合而形成中间络和物,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和底物竞争性的结合在酶的同一个部位称为竞争行抑制。 反馈抑制:在代谢过程中局部反应对催化该反应的酶所起的抑制作用。

辅酶:作为辅因子的有机分子。通常是与酶蛋白结合比较松弛,用透析法可以除去的小分子有机物。

辅助因子:辅助酶进行催化反应的非蛋白的无机金属离子称为辅助因子。

氧化-还原电位:又称标准还原电位,它是以氢电极为标准并以氢原子氧化还原体系的E0值-0.42V)为对照来反映还原剂失去电子能力大小的电位差值。 细胞呼吸:是生物细胞消耗氧气来分解食物分子并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由—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代谢过程,每一步都需要特定的酶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糖酶解: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有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一切生物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Krebs循环:大多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有氧的情况下,将酵解产生的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的乙酰CoA,乙酰CoA通过一系列氧化脱羧,最终生成CO2和H2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酸循环,简写为TAC循环。

氧化磷酸化:伴随生物氧化将ADP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有两种途径,一个是指底物水平磷酸化,一个是电子传递链上的氧化磷酸化。很多时候氧化磷酸化是指的后者。 呼吸链:指存在于线粒休内膜的并顺序地起着传递电子和质子作用的一类传递系统,被称为“电子传递链”(也称为“生物氧化链”或“呼吸链”)。

化学渗透学说:当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进行电子传递时,线粒体的基质中的H+被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外侧的膜间隙,造成跨膜的质子梯度,质子顺梯度从通过ATP合成酶返回到线粒体的基质中,在ATP酶的作用下,利用释放的能量将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细菌等生物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被称为光合作用,包括吸收简单的无机分子(CO2和H2O),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为有机物(如葡萄

45

C6H12O6)并放出O2的物质变化和把光能转换为贮存在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变化。

类囊体:悬浮在叶绿体基质内的一系列排列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由膜结构围成,组成类囊体的膜结构是一个彼此相通的复杂膜系统,光合作用的色素、光系统和电子传递系统都位于类囊体膜上,它们又被称为光合膜。 激发态:指生物分子接受来自光子的能量,使其某原子中的电子跃迁到远离原子核轨道的更高的能量水平,即处于激发念。 作用光谱:反映辐射波长与所引发的定量的生物学和化学反应的函数关系的图示;利用光波长和光合作用效率进行作图就能得到光合作用光谱。: 光反应:光合作用中直接依赖于光能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合反应或反应序列;在此过程中叶绿素吸收光能,转换为电子,进一次转换为贮存在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希尔反应:指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水分解,并释放氧气的反应。

光合磷酸化:光反应中高能电子沿传递链由一个受体向另一个受体传递时,能量逐渐降低,这种光驱动的电子跨膜传递造成质子跨膜梯度,并导致ATP的产生称为光合磷酸化。 2.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酶可以缩短反应时间

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c.许多酶还需要非蛋白的辅助因子和辅酶才能完成催化功能。

d.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3.细胞呼吸是( b )过程。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催化作用 d.以上都不是 4.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b )。 a.与酶的底物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 b.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 c.与酶的特殊部位结合,破坏酶的活性 d.同时和酶与底物结合,使酶无法和底物直接结合 5.糖酵解的最终产物使( c )。

a ATP b 葡萄糖 c 丙酮酸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6.呼吸链的主要成分分布在(c )。

a.细胞膜上 b.线粒体外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 d.线粒体基质中 7.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发生在( c )。

a.叶绿体的外膜 b.叶绿体的内膜 c.叶绿体的基质 d.类囊体膜上 8.能够产生环路光合磷酸化的是( a )。

a.光系统Ⅰ b.光系统Ⅱ c.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 d.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都不可以 9.在Calvin循环中,( a)直接参与了葡萄糖的合成。 a.甘油酸-1,3-二磷酸 b.甘油醛-3-磷酸 c.甘油酸-3-磷酸 d.核酮酸-1,5-二磷酸 10.有氧呼吸不包括以下( d )过程。

a.糖酵解 b.丙酮酸氧化 c.三羧酸循环 d.卡尔文循环

11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有氧氧化净生成的ATP分子数与糖酵解阶段净生成的ATP分子数(包括产物经过呼吸链产生的ATP)最接近的比值为( e )。 a.2:1 b. 9:1 c. 18:1 d.19:1 e.6:1 12.下列对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

c.酶的变构位点经常和反馈抑制有关 d.酶的催化专一性通常比化学催化剂的专一性差 13.下列对电子传递链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电子传递链是典型的多酶体系

46

b.电子传递链的主要成分是核糖体内膜的蛋白质复合物 c.电子传递链的最终电子受体是氧

d.电子传递链反应过程中ATP的形成与氧化磷酸化密切相关 14.光合作用属于( a )。

a.氧化还原反应 b. 取代反应 c. 裂解反应 d.水解反应 15.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c )。

a.线粒体内内膜 b.叶绿体外膜 c.类囊体膜 d.叶绿体基质

第五章 遗传及分子基础

练习题

1.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纯合子:在2倍体或多倍体生物中的等位基因上只存在显性因子或隐性因子,称为纯合子; 杂合子:如果等位基因上既存在显性因子,也存在隐性因子,则称之为杂合子。 分离定律:一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完全按照原样分离到个同的配子中去.相互不发生影响,。 性染色体:是指与性别决定相关的特殊形态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如—些数动物和一些植物性细胞个的一对性染色体被命名为X或Y,XX结合产生雌性,XY结合产生雄性。

伴性遗传: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伴性遗传(sex—Iinked inheritance)。

DNA半保留复制:亲本双螺旋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分子双链DNA,每个新的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一条来自原DNA分子,另一条为新合成的,因此被称为半保留复制。

冈崎片段: DNA复制合成后随链时,首先合成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滚环复制:在以这种机制进行的复制中,亲代双链DNA的一条链在DNA复制起点处被切开,其5’端游离出来。这样,DNA聚合酶Ⅲ使可以将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在3’—OH端。当复制向前进行时,亲代DNA上被被切断的5’端继续游离下来,并且很快被单链结合蛋白所结合。因为5’端从环亡向下解链的同时伴有环状双链DNA环绕其轴不断的旋转.而巳以3’—OH端为引物的DNA生长链则个断地以另一条环状DNA链为模板向前延伸.因而称为滚环复制。

反密码子:指tRNA分子中反密码环上的3个核昔酸序列,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它通过互补的碱基配对结合到mRN A的特定密码上。

启动子:是指RNA聚合酶结合到DNA模板并完成转录起始步骤所需的DNA序列。 终止子:指引起RNA聚合酶转录终止的DNA序列。

内含子:一段不编码蛋白质的DNA片段,不同的基因中内含子数目不同。 外显子:基因内编码蛋白质的DNA片段。

前体mRNA:又称核内非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hnRNA),是转录后新合成的末成熟的mRNA,要经过剪接除去内含子,3’端加聚腺苷酸,5’端甲基化等一系列加工过程才可成为成熟的mRN A分子。

中心法则: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被转录成HNA,然后RNA被翻译成多肪链。也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寻靶运输:真核生物新合成的蛋白质通过细胞质向不同细胞器的转移成为蛋内质的寻靶运输。

47

信号肽:指导蛋白质寻靶定位的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

顺反子:即结构基因,为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约1000bp。

操纵学说:Jacob和Monod根据对lac Z,Y,A篡bd突变体的研究,于1961年提出了操纵子学说。其要点是:一个或几个结构基因与—个调节基因和一个操纵位点组成一个转录单元。这个单元就称其为操纵子。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与操纵位点结合从而阻碍了结构基因转录成为mRNA;而诱导物又可以与阻遏蛋白相结合,从而阻止阻遏蛋白与操作子的结合。 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中,识别和结合启动子并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转录激活因子:通过增加RNA聚合酶的活性来加快转录速度的一种DNA结合蛋白。 增强子:一段具有增强基因表达的DNA调控序列,可以在基因的上游或下游发挥调控作用。 常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燃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异染色质:细胞间期及早前期时仍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 基因突变:细胞中核酸序列的改变通过基因表达有可能导致生物遗传特征的变化。这种核酸序列的变化称为基因突变(mutation)。

鸟枪测序法:快速测定DNA序列的手段。整个基因组被切成许多小段,然后再由可能寻找重叠部分的高速计算机将这些零碎的碎片拼接起来。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导入外源基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包括:数据冲搜索的快速算法,对DNA的分析方法,从DNA序列来预测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

蛋白质组学:S.R.Pennington对蛋白质组学的定义是:蛋白质组学是在基因组学的基础上研究蛋白质的表达与功能的科学,是建立在从cDNA阵列、mRNA表达谱的基因功能分析,基因组范围的酵母双杂交,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到蛋白质表达、测序和结构分析等诸多不同实验方法相互融合基础上的科学。

2.一般来说 ,生男孩和生女儿的几率都是1/2,如果一对夫妻生三个孩子,两男一妇女的的几率是( c )。

a. 1/2 b. 2/3 c. 3/8 d. 5/8 3.Griffith 和Avery所做的肺炎链球菌是为了( c )。

a.寻找治疗肺炎的途径 b.筛选抗肺炎链球菌的药物

c.证明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4.1952年Hershey和Chase利用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完成的噬菌体实验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c )。

a.PCR技术 b.DNA重组技术 c.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d.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5.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b )。

a.细胞核 b.核糖体 c.线粒体 d.类囊体

6.蛋白质的合成是直接以( c )上的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单体合成多肽的过程。 a.单体DNA b.双链DNA c.mRNA d.tRNA

7.如果黄色果实(Y)对绿色果实(y)为显性,矮株(L)对高株(l)是显性,那么YyLl基因型的植株和yyll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则( d )。

a.所有后代都是矮株,黄果 b.3/4是矮株,黄果 c.1/2是矮株,黄果 d.1/4是矮株,黄果

4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