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复听A、B段,边听边看图形谱,听后说说两段情绪是否相同?
3)分组讨论:用不同手段进行描述(提示:可以表演、画图、语言)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3、听C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一段相同) 4、复听C段音乐,画图形谱。
5、师:队列开始,请小朋友们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苏珊娜》 二、教学目标: (一) 能听视唱《《噢!苏珊娜》
(二) 能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向往对中美好事物追求。 三、重点:打击乐编配伴奏;难点:弱起拍和附点节奏。 四、教学过程
1. 图片出示“牛仔”(学生交流、思考)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2. 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噢!苏珊娜》(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歌中说他们去探望朋友们,说明他们怎样?应用什么情绪来唱?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唱一边。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五、作业
练习竖笛吹奏《苏珊娜》
第四课 放牧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 通过聆听四首作品,学生能更热爱生活,更热爱祖国。
(二) 听辨《牧民新歌》和《草原放牧》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方面的变化,根据音
乐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认识琵琶并记住琵琶音色。
(三) 能用柔美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老水牛角弯弯》,并能用动作与声音结合,自
豪地表达歌词内容。
(四) 用明亮歌声和愉快的情绪演唱《放牛山歌》,唱歌歌曲风格特点。 (五) 认识“1(do)、2(re)”的唱名和二分音符,能试读并唱一唱由“1、2、3、4、5”
组成的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一) 重:二分音符;do、re;歌唱中加入舞蹈动作。
(二) 难:感受琵琶音色;视唱曲谱;四川方言的歌曲特点和风格。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教具准备:钢琴、黑板、光碟、竖笛。 五、学情分析:通过对民族乐器二胡的学习,本单元将继续学习琵琶,丰富学生的民乐知识;
竖笛的构造和1、2、3的音位的学习,同学们能在本单元继续学习4和5。;对乐段和乐句的学习,同学们能在本单元轻松掌握歌曲结构,在此基础上更容易理解歌曲。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欣赏《牧民新歌》、演唱《老水牛角弯弯》 二、教学重点:琵琶的认识及其音色的听辨; 三、教学难点:音乐的田园风格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目标:
(一) 通过看图讲故事,旋律模唱和表演活动,同学们能理解乐曲《牧民新歌》的内容和情感。 (二) 通过对《老水牛角弯弯》的学唱活动,同学们能够感受和体会到悠闲的田园和放牧生活,
从认识到田园风格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课前准备:发声练习。注意力度的把握和情绪的控制。 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乐:i7 65 | 43 21 | 1 11 | 1-|| (三)新课程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牛嘛? 学生积极发言。 四、新课程学习: 学唱歌曲《老水牛角弯弯》
老师先范唱一遍或者俩遍,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 (1)这首歌曲的旋律以跳进为主,四度、五度跳进为多,还出现了5 一 3六度跳进。 (2)用听唱法学习歌谱,先跟琴模唱旋律音程。 如2 5 2 5 2 6 5 3等。
(3)由于旋律以四五度跳进为主,孩子们演唱时不容易控制和把握自然轻柔的发声方法,稍不注意就容易喊叫。
(4)教师要多做正确示范,引导他们歌唱时既神气而有激情,又能控制不喊叫。 这首歌衬词很有特点,演唱时,应注意将它们唱得有弹性、不拖沓,使歌曲情绪更自豪、更神气。 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演唱时根据歌词内容分组,大胆设计动作、设计道具,即兴、自信、神气地表演。
(5)歌曲演唱完后设计一个延伸教学。 老师问:“小牧童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宇航员,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引起学生对理想的讨论、设想。 (六) 全体齐唱歌曲:
(七) 作业:带着舞蹈动作进行歌唱表演 (八) 欣赏《牧民新歌》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聆听《草原放牧》 演唱《放牛山歌》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草原放牧》,学生能认识和听辨琵琶音色,感受琵琶魅力。
2. 通过学唱《放牛山歌》,学生能认识do和re的音名及听辨音高,认识二分音符。 三、教学重点:琵琶及其音色的听辨
四、教学难点:对歌曲旋律的听辨和模唱。 五、教学过程:
1. 教学导入:
师:孩子们轻轻的闭上你的眼睛,听听看你在音乐中找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有一个地方它有孩子们说的所有一切,这儿就叫山谷,他有一种非常美妙的声音叫回音,听它来了 (师范唱回音) 生:听 师:我邀请孩子们来做我的回音,想参加的孩子在那? (是用动作告诉学生准备) 师分配小组唱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 (师生互动)
2、3 2 1 2 、 哟 喂 哟啥
3 2 1 2 — 1 2 1 6 — 哥儿 啰 喂 哥儿 啰 喂 师:孩子们在山涧的回声真好听,听音乐看看你们把谁引来了 (放音乐,师贴画) 生:把放牛的孩子引来了;还有捡柴的孩子。 师:那放牛是怎么放的?捡柴是怎样做的? 生:(表演,老师统一动作)
师:小孩放着牛儿、捡着柴,还唱着歌,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唱的是什么歌 (师范唱) 生:《放牛山歌》 三、聆听歌曲 2. 聆听歌曲
师:他们唱的歌词好象特别有意思,我们一起去读读看。 (跟着老师一起读歌词“背上那 背个 哟啥”重点解决) 师:谁知道有意思的歌词在那? 生:括号里的词 师:对,这是我们山歌的独有特色,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心里默默地跟着演 唱一次。(听音乐)
师:歌词有意思吧,还有更有意思的等着大家,准备了。听音乐,我来做, 你来猜,老师做的动作是哪个颜色字的。
(放音乐生听,师做动作。一遍师做生猜;二遍核对答案;三遍一起做) 师:谁能来告诉我他们的名字 生: X — 二分音符 2拍 X 四分音符 1拍
师:考考大家 X 是几分音符,几拍? 生: X 八分音符 半拍 四、学唱歌曲
3. 师:现在我们就将这几个节奏放到歌曲中,看看谁最先学会歌曲,成为最能 干的放牛娃!老师演唱同学们打节奏。(师范唱,利用电子琴) 生:打节奏 师:孩子们节奏打得不错,但唱得怎样呢?先请大家小声的默唱一遍,在来 听听谁唱得最好。
师:相信大家早知道他们放牛的心情了吧! 生:高兴,愉快、、、、、
师:那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感受一次?
师:孩子们唱得不错,可是“背上背个哟撒”还要孩子们一起感受一下。 (解决难点节奏)
师:我看到的放牛娃可高兴了,可你们只有几个是,再来一次,放牛去!! 生:演唱 师:好的,咱们一起放牛去!!
(师教动作,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4. 师:放牛太好玩了,咦,我们还不知道他是哪的人啊? 生:四川人 师:四川人说什么话?四川人唱什么歌? 生:四川话、、、、 师:我先来唱要得不?(师范唱,边唱边做动作) 生:要得
师:我们一起来劳动? (师弹琴,生演唱)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叫对山歌,我站在山顶,你们站在山脚,我们来 对山歌。(提要求,演唱方式) 师生互动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自己来对对山歌,要一起去捡材,放牛哦。 (做动 作,唱山歌)
师:放牛的孩子刚才告诉我他们要回家了,我们最后在一起来欢送他们吧。 (生边唱边回教室) 5. 欣赏《草原放牧》,带着愉快地心情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复习歌曲;创编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听辨本单元所学歌曲旋律并能准确说出曲名。2. 通过模唱和听辨活动,
学生能在综合练习里完成旋律的识别和音符的正确选择。 三、教学重点:旋律的听辨和模唱
四、教学难点:对音符音高的听辨能力训练。 五、教学过程:
1. 欣赏《牧民新歌》和《老水牛角弯弯》,从力度、速度、情绪、曲调、音高五个方面
进行对比 2. 小组讨论
3. 用自己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答案陈述。 4. 欣赏《草原放牧》和《放牛山歌》 5. 小组讨论
6. 用自己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答案陈述。 7. 总结
8. 歌曲复习,表演唱。
六、作业:竖笛吹奏1、2、3三个音符。
第五课 妈妈的歌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 (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妈妈的心》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 重:体会歌曲中表达的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爱妈妈,爱长辈,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