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及重点摘要归纳

b)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c)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十七、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1)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义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

第 33 页 共 97 页

应,不能急于求成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4)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一级党组织和领导人都不能有超出法律之上的权利,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6)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管门来搞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社会主义要体现出相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创造出高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5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十八、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一) 科学含义

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 34 页 共 97 页

(1)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指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定性问题。

(2)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一阶段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这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程度,定位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区别于联系:①经济基础方面,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姥姥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②上层建筑方面,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③阶级关系、主要矛盾、由此决定的革命和建设任务也不同。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十三大从五个方面概括了基本特征,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做出新的概括。

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 35 页 共 97 页

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发展阶段没有做进一步判断;列宁十月革命后最早提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毛泽东1956年明确社会主义刚刚建立没有完全建成,60年代初毛泽东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提出社会主义两个阶段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做出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1982十二大报告1986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分别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分析;1987十三大前夕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指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十五大进一步强调初级阶段问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十六大指出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十七大十八大强调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个“不仅”:不仅在经济建设重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

第 36 页 共 97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