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融监管内容狭窄。
5、过多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使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机制产生缺陷。 二、改革方向 (一)关于货币本位制度 1、金本位制 2、美元本位制 3、SDR本位制
? SDR缺乏牢固的国际社会基础 ? SDR是一种有名无实的账面资产 ? SDR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 结论:SDR—美元本位制→SDR—多种储备货币制→SDR本位制。 (二)关于国际汇率制度问题
? 倾向性的观点: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建立国际管理汇率制度应做的工作: ? 应明确管理浮动的货币范围 ? 要建立管理浮动的测量和规定系统 ? 组建汇率管理浮动的干预体系 (三)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问题 1、国别调节
? 必须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 控制国内投资和消费规模,缩小国内供求缺口,尽量使之保持平衡;? 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机制避免资金外逃; ? 加强各项政策的配合。 2、国际调节 ? 直接调节: ? 观察与分析指标; ? 强制措施; ? 常设机构。 ? 间接调节:
? 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 稳定重要的国际经济变量。
第七章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29
第一节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概述
一、静态货币一体化和动态货币一体化
(一)静态货币一体化
在一个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外的国家的汇率保持浮动。 特征:1、汇率的统一; 2、货币的统一;
3、货币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
(二)动态货币一体化
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在金融货币领域中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种统一的货币运行规则。
二、区域货币一体化和国际货币一体化
1、区域货币一体化
是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在一定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把汇率制度、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从其单个国家让渡给超国家货币机构,以便能够形成一个最优的货币区来达到发展区内经济,抵抗区外经济冲击的地区性货币集团。 2、国际货币一体化
第二节 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一、传统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一)要素流动性分析
这是1961年由罗伯特·蒙代尔提出的一种最适度通货区理论,他主张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缺陷:
(二)经济开放性分析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提出,应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他强调,一些贸易关系密切的开放国家应该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共同货币区,并在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而整个货币区则对与其贸易往来关系不大的地区实行浮动(或弹性)汇率安排。 缺陷:
(三)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分析
彼得.凯南(Peter Kenen)于1969年提出,应以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作为形成
30
一个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他认为,高程度产品多样性的国家可以承受固定汇率的后果;而低程度产品多样性的国家则不能,所以适宜采用汇率灵活安排的独立(最适度)通货区。
(四)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
詹姆斯?伊格拉姆(James Ingram)于1969年指出,在决定通货区的最优规模时,有必要考察一国的金融特征(而不是真实的特征),并进而在1973年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适度通货区标准的理论。
(五)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
1970年,爱德华·托尔(Edwarod Tower)和托马斯·威莱特(Thomas Willett)提出应以政策一体化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具有不太完善的内部调节机制的通货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成员国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增长的看法,以及对这两个指标之间交替能力的认识是否具有合理的一致性。
(六)通货膨胀率相似性分析
1970年和1971年,G·哈伯勒和G·M·弗莱明分别提出以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他们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最可能是由各国的发展结构不同、工会力量不同和货币政策不同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的离散趋势造成的,后者除了会导致国际收支基本账户的失衡外,还会引起短期资本的投机性移动。因此,如果区域内各国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就可以避免汇率的波动。
二、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新发展
(一)经济一体化与固定汇率区的收益分析 (二)经济一体化与固定汇率区的成本分析 (三)是否加入通货区的决策
第三节 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
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尝试
?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平台 ? “维尔纳报告”的出台 ? 分三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 ? 第一阶段:从1970年初至1973年底 ? 第二阶段:从1974年初到1976年底 ? 第三阶段:从1977年初至1980年底 ? 欧共体关于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设的成果 ? 建立了“蛇制”的联合浮动
31
? 设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 ? 创设了欧洲计算单位 (EUA)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基础
(一)欧洲货币单位(ECU)
? 欧洲货币单位:其价值是各成员国货币的加权平均值。 ? 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
? 作为成员国之间的清算手段和信贷手段以及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 ? 作为欧洲稳定汇率机制的标准。
? 作为决定成员国货币汇率偏离中心汇率的参考指标。 (二)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 ? 基金的信贷方式 ? 超短期互惠信贷 ? 短期信贷 ? 中期信贷
(三)稳定汇率机制(ERM)
? 双重中心汇率制:平价网体系和“篮子”体系 ? 对汇率的干预方法:
? 有关国家货币当局相互贷款进行干预,抛强币、买弱币。
? 如果干预效果不好,就需要在国内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以上两种方法不奏效时,就需要经欧共体重新修改中心汇率。
三、欧洲货币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一)欧洲联盟的建立标志: 德洛尔报告的提出。
(二)德洛尔报告的内容:
? 第一部分对欧共体经济与货币一体化历程进行简要回顾 。 ? 第二部分是对欧洲货币联盟的最后阶段内容的详尽分析。 ? 第三部分提出了分阶段建设货币联盟的建议 :
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开始,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消除外汇管理,加强成员国的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等等; 第二阶段原定于1993年开始,主要致力于制度改革。 第三阶段是实行单一货币,发行欧元。
(三)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