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某种产品的组成,丁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步骤:①称取12.0 g的样品;②高温分解;③测出生成CO2的质量为2.2 g;④测出生成水蒸气的质量为1.8 g。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确定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22.小明设计了测定纯碱(Na2CO3)样品(假设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按下图进行实验。
(1)滤液Y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证明C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静置悬浊液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氯化钙溶液 B.取少量滤液Y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3)若沉淀没有洗涤操作会造成碳酸钠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通过以上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23.钠元素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知:过氧化钠(固体,化学式为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上述反应涉及的三种含钠化合物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 (填 “开头”、“中间”、“靠近尾部”或“结尾”)处。
(2)甲、乙、丙分别为上述三种含钠化合物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①的发生需要二氧化碳,且丙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0%。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为 ;反应③为 。
13
(3)以下是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
①若CO2未被Na2O2完全吸收,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为 。
②取上述实验后装置A中固体,加入足量水,有气泡产生,并得到无色溶液。同学们分析后得出溶液中成分。如何检验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与现象) (4)若将21.2g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CO2气体4.4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14
专题21: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
1.C 【解析】
试题分析: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是错误的叙述碳元素无法证明存在;②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正确的叙述;③ 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是正确的叙述;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是正确的叙述;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是错误的叙述,故正确的选择②③④,答案选择C 2.B 【解析】
试题分析:A、首先将物质间两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两种溶液一种是盐酸,另一种是碳酸钠,则另外两种溶液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将其中的一种溶液与产生气泡的两种溶液分别混合,若出现一种产生沉淀,一种物现象,则取的溶液是氯化钡,剩余的溶液是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溶液,另一种溶液是盐酸,可以鉴别出来;
B、将物质间两两混合,能产生沉淀的溶液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剩余的两种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硝酸钾和氯化钠都不与硫酸钠或氯化钡反应,无法鉴别;
C、将物质间两两混合,溶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另两种溶液是氯化钠和盐酸,将变红的溶液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另外的两种溶液,若红色消失,则是盐酸,红色不消失则是氯化钠溶液,酚酞加酒精溶解形成酚酞试液,故酚酞试液有酒精的气味,而氢氧化钠溶液是加水形成的,无酒精的气味,可以鉴别出来;
D、首先观察颜色,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