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案

值得注意的是,发现法的关键在于发现情景的创设,这对于新教师来讲比较难以掌握。而且切记发现的主体是幼儿,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再发现”,而不是发明,发现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

6、记录法

记录法是指幼儿在活动时将观察到的现象、计算出的数据等用图形、数字、表格、符号等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分析的方法。如用绘图的形式记录动物、植物的生长过程;用数字记录操作教具进行数的组合分解的结果;用符号记录某一活动区活动的人数等。记录法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附:活动片段

【例6】可变的图形(大班)

(1)一个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两个图形?怎么做?能变成什么样的图形? (2)一个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三个图形?怎么做?能变成什么样的图形? (3)一个正方形能不能变成四个图形?怎么做?能变成什么样的图形? (操作法)

【例7】身体乐器(大班)

学唱歌曲《哈里罗》,让幼儿合着拍子随意动作。

(1)乐句结尾拍节奏时,幼儿可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变换打法,发出多种声音。 用手发出的声音包括:拍手、拍身体各部位、弹指等。 用脚发出的声音包括:跺脚、脚跟、脚尖踏地等。

用嘴发出的声音包括:两唇相碰发出的“巴巴”、“噗噗”等声音和弹舌等。

(2)在音乐的伴随下,一组幼儿唱歌,一组幼儿任意地用“身体乐器”发出声音合拍地伴奏。

(练习法) 【例8】挂窗帘(小班)

??让幼儿画窗帘,练习画竖直线。

(1)个别活动:教师与幼儿轮流画直线帘,共同完成。 (2)小组活动:教师与个别幼儿画大窗帘,部分幼儿画小窗帘。 (3)集体活动:每位幼儿一扇?°窗?±,大家一起来?°挂窗帘?±。

(4)教师启发幼儿注意观察:哪些地方的线条画得很密,“光线进不来”,并表示赞赏;哪些地方还有空隙,应继续添画直线。

(操作法和游戏法相结合)

三、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29

(一)不同的年龄班在方法的使用上侧重点不同

一般小班在同一活动中方法比较单一,多采用游戏的方法;中大班在同一活动中运用的方法种类相对多一些,可采用观察、操作、发现、探究等方法,而且还可结合竞赛、合作、表演等方式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不同

针对不同水平和经验的幼儿,以及教师所利用的材料、环境不同,其方法各异。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灵活的选用不同的方法。

(三)注意动静结合

在同一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几种内容、方法之间,要注意动静结合、交替进行,避免幼儿过于疲劳,注意力分散。

另外,许多方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技能,如讲解、演示、观察、示范等。

第五节 幼儿园环境的设计

《规程》提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计划与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幼儿教育是一种环境教育。通过环境的创设、调整、变化来引导并改变幼儿的行为,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幼儿园环境及其作用

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材、人事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总和的一种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这种空间范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具有保育性质,又具有教育性质;既是开放的,又是相对封闭的。它不仅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的影响,又受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氛围的影响。

(一)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1、根据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物质环境主要包括生活设施、游戏器械、玩教具、墙壁的装饰、活动角的布置、饲养角及种植园等有形的物质。

(2)精神环境主要指师生关系、活动的气氛、园风、人际关系等。 2、根据存在形式可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

(1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