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

2)试验段开工前,按照首件工程的程序和要求编制试验段施工方案,拟定人员、机械组合,压实遍数及压实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做好试验工作,根据试验结果,随时调整,以测定最佳机械组合、压实遍数、压实速度、松铺厚度等,并做好记录工作。

4)试验段结束后,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路基填筑施工时的依据。

4.1.6、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全断面机械施工。 三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平平整、洒水或凉晒、机械碾压、质量检验签证、路基整修。

1)陡坡路堤

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的填筑方法。清理后的地面,当横坡不陡于1:5时,在清表后即可填筑路基;当横坡陡于1:5时,先挖设台阶,台阶宽度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小于2m,台阶顶面做成2%-4%的内倾斜坡,并设置土工格栅,由最下一层台阶填筑并分层压实,将所有台阶填筑完毕后,即可按照一般填土由低向高进行分层填筑;

2)原路加宽路基

对于填高h大于2.5的路堤,在填筑新建路基前应首先消除30cm厚坡面表土,开挖台阶(向内倾斜4%),同时自上而下,开挖一个台阶填筑一级,已减少新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并设置土工格栅。对于低填路基,考虑到有效性和施工便利,可直接垂直挖除松散边坡土,无需开挖台阶;当2.5米≦h<5米的采用二层

.

.

土工格栅,当h≧5米时采用三层土工格栅,第一层铺设在路床顶面,第二层铺设在第一层以下100cm处,第三层铺设在第二层以下100cm处。对于砂类土则不挖台阶,但要将原地面以下20-30cm的表土翻松。

3)软土基的路段,必须在经过软土基处理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路基的填筑施工。

4)为保证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在路基放样测量时,应将路基边坡两侧各超填50cm,最后刷坡、整平、夯实。

6)根据填土高度及试验段确定的分层厚度和压实参数,计算分层数、压路机行走速度和碾压遍数等,绘出分层施工图,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采用划线布料、挂线摊铺的方法施工

为节省填料摊铺、平整时间,在施工前要计算卸土的控制密度,一般15t自卸汽车间隔4-5m,按梅花形卸车。在进行填料分层平行摊时,应把填料摊铺在路堤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30cm之内,并且在路基边缘的填土必须到位、饱满,以保证路基的有效宽度和压实,并防止在雨水作用下冲毁边坡,形成亏坡。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材料填筑,避免几种填料混填。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cm。填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度厚度不得小于10cm。在用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土填筑路堤时,表面做成双向横坡,以保证来自上层的水及时排出路堤,不致积水侵害。

8)摊铺平整

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初平,然后以平地机精平,可用拉线和打方格网的办法保证摊铺厚度一致,做到摊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轮表面能均匀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在摊铺平整的同时,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碾压时,路肩不致发生滑坡。平整路基的同时,考虑到要有利排水,因此沿断面的平整顺序应遵循由边到中、

.

.

由低到高的原则。

9)机械碾压

为尽量减小路基沉降,保证路基、路面强度与结构稳定,必须严格控制填土的压实度,保证路基压实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路基碾压时,分层土的含水量必须达到最佳含水量,其偏差不超过2%,同时用最大干容重进行质量控制。 压实前由试验室人员配合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确定分层厚度,平整度、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填土压实过程中,粗粒土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细粒土用振动压路机和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压路机按照压实部位密实度标准、填层厚度及控制压实遍数,沿线路纵向进行碾压,横向行与行之间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段间重叠1.5-2m。压实遍数由试验室人员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确定。压实后若密实度试验不合格时,必须重新压实,并再做试验,直至合格为止。填挖交界范围必须充分碾压,采取在原地面处开挖不小于2.0m的深槽后,在分层填筑压实。对在地面纵横坡陡于1:5的斜坡上填筑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台阶底部设2%-4%向内倾斜的坡度。为扩大碾压工作面,在填筑土体中不留松软的原状土夹芯,对小土包一律推平重新填筑。当含水量满足要求时,应及时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慢后快”。

10)路基面修整

路基在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平整和中线标高、宽度的测量,修筑路拱并用平碾压路机进行压平,使表面光洁无尘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

11)边坡修整

①、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对其外形进行整修,使之保证达到设计图纸要求,并具有满意的外观。

②、路基表面采用平地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填平凹陷时,采用与表层相同的土填平压实,填补凹陷时,将下层的土翻松,连同增补足的土一起碾压成型。

.

.

③、边沟的整修要挂线进行,各种边沟的纵坡用仪器放样、检测控制到图纸设计的要求。

④、填方路基两侧超填部分按要求的边坡坡度,自上而下人工进行刷坡。过宽的部分先机械后人工进行刷坡整修。

13)检验

路堤填筑的每道施工工序,经由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确保每道工序优良。在完成整个路基工程后,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路基各项试验,检验要做到及时、准确、全面。检查合格后及时填写工程检验表和分项工程评定表,并经质检工程师签证后请监理工程师签认。对达不到要求者,必须返工复验。

4.2、路基土方开挖方法 4.2.1 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路基排水设施→砍树、清表→土方挖装(弃土或利用)→土工试验→测量放样→路床试验路段→上、下路床碾压→挖方边坡整修→边沟→边坡防护→验收。

1)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开挖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的土层不受扰动。

2)当路堑较深时,横向分成几个台阶进行开挖。

3)土质路基表面做到设计标高后应采用平地机或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应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

4)路堑边沟施工完成后,应对碎落台进行填土整平,按要求进行绿化。路基的路床顶面路拱、高程、宽度、线形应符合图纸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无局部坑洼,曲线圆滑,边线垂直。边坡坡度不低于图纸要求,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