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包装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备课
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教师:观察情景图这些物品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吗?你熟悉的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
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
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请一位同学演示。)学生:不能。
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体”的空)。
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面。(教师板书:面)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板书:顶。)
(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
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顶:8个。
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
(3)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教师:(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
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示。)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
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 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正方体特征。
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 教师: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自主练习:1、第1题学生同桌先互相交流,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巩固长方体的特征。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后作业:自主练习第3题。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