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

(一)情节线索

1、拉斯柯尼科夫犯下的罪和遭到的惩罚; 2、马美拉多夫一家的悲惨遭遇。 2、人物形象 拉斯柯尼科夫:

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家庭与自己的贫困;贫富对立的社会环境;个人主义的思想根基与弱肉强食理论的影响

索尼亚:是体现作者理想的形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忍耐精神与基督式的爱心和无 私奉献的精神;是人类苦难的化身,也是人类的拯救者。 3、艺术特色

(1)规模宏伟,线索复杂,布局严谨,结构缜密,情节曲折引人; (2)深刻的心理分析,开创了“意识流”的手法; (3)运用对比艺术。 第六节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第一流的文学巨匠。 一、生平与思想、创作 (一)童年与少年时代 (二)创作生涯

1、早期(1852——1863)

是托尔斯泰思想艺术上的探索、实践时期重要作品有: 《童年》《少年》《青年》 * 是自传三部曲;

* 主人公尼古林卡是作者笔下一系列贵族精神探索者形象的开端。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

* 歌颂平民官兵的爱国主义与英勇无谓精神,批判贵族军官的自私、虚荣与怯懦无能; * 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战争的现实主义传统。 《一个地主的早晨》:

* 在文学史上第一次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描写了农奴的生活和心理; * 第一次表现出作者对地主与农民关系问题的探索;

* 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自传性人物、 贵族精神探索者的形象。 《琉森》:

* 描述一名为绅士们表演的出色的流浪歌手受到绅士们嘲弄的故事,是作者第一部批判资产阶级的作品。 《哥萨克》:

* 是作者早期创作的总结;

* 首次提出了贵族“出走”的主题;

* 主人公奥列宁是贵族精神探索者的形象。 2、中期(1863——1880)

是托尔斯泰艺术上炉火纯青的时期和思想上产生激烈矛盾、酝酿进行世界观彻底转变的时期; 重要作品是两部长篇巨著: 《战争与和平》

* 是史诗性巨著,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情节中心,以四个贵族家庭(罗斯托夫家、包尔康斯基家、别祖霍夫家、库拉金家)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生活变迁为情节枢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历史情况、家庭纪事两方面反映1805年——1820年间俄国的历史与社会生活;

* 小说塑造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法国皇帝拿破仑、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各级将领、贵族、农民、士兵等500多个人物形象,中心主人公是贵族青年安德烈、彼埃尔和娜塔莎: * 安德烈与彼埃尔都是贵族精神探索者的形象,两人都是在卫国战争中受到人民精神力量的感召,选择了走向人民的道路;

* 娜塔莎是纯朴真挚、有深厚的民族感情与爱国热忱的优美形象。

* 小说的基本主题是:人民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力量,贵族的出路在于与人民结合。

* 小说结构宏伟,线索纷繁,布局严整;人物众多,性格丰满鲜明;人物和生活画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安娜·卡列尼娜》(见本节第二部分) 3、晚期(1881——1910)

托尔斯泰完成了世界观的彻底转变,站到了宗法农民的立场上,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创作对现实的批判空前激烈,训诲性强

重要作品有:

《克莱采奏鸣曲》 《伊凡·伊里奇之死》 《哈吉·穆拉特》 《复活》

* 是作者晚期的代表作,也是作者一生思想与艺术探索的总结;

* 情节结构:法庭审判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营救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陪同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 * 人物形象: * 聂赫留朵夫:

* 是作者的自传性人物,作者笔下贵族精神探索者形象的发展与总结;

* 性格发展:纯洁善良的青年——花花公子——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主义者。 * 玛丝洛娃: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典型;

* 性格发展:纯洁的少女——堕落的妓女——获得新生的妇女。

* 思想内涵:以“撕毁一切假面具”的现实主义揭露国家机器与统治阶级的罪恶腐朽、官办教会的虚伪与欺骗性,否定地主土地占有制与资本主义; * 宣传用“托尔斯泰主义”改造社会。

* 艺术特色:采用单线索的简明结构;辛辣的讽刺;复杂而生动的心理表现与心理分析,写出了“心灵辩证法”;运用对比艺术。 二、《安娜·卡列尼娜》 (一)故事背景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 “一切都混乱了。” (二)情节线索

1、安娜与卡列宁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婚姻纠葛,这条线索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

2、.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家庭生活,这条线索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 (二)人物形象 安娜

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贵族上流社会思想和道德的叛逆者:

* 富于激情,生机勃勃,不满封建婚姻,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真挚的爱情和幸福生活;

* 真诚、坦率、高尚、勇敢,向上流社会挑战,反抗腐朽堕落的社会道德; *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内心有矛盾,有负罪感。 悲剧根源:

安娜的对立面是整个上流社会;安娜的内心矛盾使她有脆弱的一面;安娜将个人幸福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与渥伦斯基的爱情上。通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小说批判了腐朽堕落、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他从宗教伦理道德观出发,又认为安娜是缺乏理性、放纵情欲的,所以,在小说中他对安娜既同情又谴责。

卡列宁:性格枯燥,感情贫乏,是伪善、僵化、缺少生命活力的“官僚机器”;渥伦斯基:是“花花公子的标本”;列文:是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的形象。 (三)艺术特色

1、手法丰富独特的心理描写,生动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辩证的过程 :

① 小说在心理描写的三环节(原因、过程、结果)中,重视的不是因、果本身,而是因、果之间的联系即“心理流程”,这即“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小说还注重广泛描写人物多方面的心理感受,注重表现同一场合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

② 小说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其内心世界,也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出色的肖像刻画: ①人物外貌与内心世界完美结合; ② 在不同时间,通过不同人物,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对人物进行肖像刻画。 3、巧妙独特的结构:

① 小说在两条主线之间穿插了奥布朗斯基和杜丽的家庭生活这条中间线,它在外部结构上成了两条主线的拱顶结合处;

② 小说运用人物向心对照法沟通了两条主线间的内在联系,男女主人公安娜和列文的对照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第七节 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巨匠。 一、生平与创作

(一)童年与少年时代 (二)创作生涯

1、早期(1880——1888)

这个阶段契诃夫写短篇小说;作品从内容上说大体上有三类:鞭笞专制制度和人们的奴性心理的作品,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胖子和瘦子》等; 揭露庸俗生活、庸俗习气的作品,代表作有《查问》、 《喜事》、《嫁妆》等;反映底层人民的不幸、控诉世态炎凉的作品,代表作有《苦恼》、《万卡》等。 艺术上,契诃夫早期的小说是形式简约、笔调幽默轻 快、闹剧色彩浓的小品式作品。 2、中期(1888——1896)

这个时期契诃夫的思想、艺术走向成熟,开始写中篇小说和剧本;小说多批判专制制度、写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揭露知识分子的弱点;风格变为严肃深沉,悲喜剧因素更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时期契诃夫的重要作品有:《草原》

* 是契诃夫第一部严肃的大型作品;

* 通过男孩叶果鲁什卡从乡下去城里上学途中的见闻歌颂祖国美好的大自然和潜在力量,绘草原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朦胧向往; * 出色描绘大自然景色; * 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第六病室》:

* 是契诃夫库页岛之行的艺术总结; * 描述富于正义感的格罗莫夫得了“迫害狂”症被关进第六病室,正直的拉京医生劝他“心平气和”、自己却因常去看望他也被当成“疯子”关进第六病室,遭管理员尼基达毒打后死去的故事,批判俄国的专制暴政,否定“托尔斯泰主义”; * 使用象征影射手法。 《跳来跳去的女人》《文学教师》 3、晚期(1897——1904)

这个时期是契诃夫创作的繁荣、全盛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和著名的剧本。契诃夫这个时期的小说,反映面扩大了,涉及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知识分子的思想弱点、农村的落后、贫富对立、资本主义剥削的残酷等等,揭露批判更为深刻;“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 是他这个阶段创作的基调。 这个时期重要的小说作品有:

《带阁楼的房子——艺术家的故事》 * 以批判当时流行的“小事论”为主题:

“依我看来,什么医疗所啦、学校啦、图书馆啦、药房啦,在现有条件下,是仅仅为奴役服务的。人民给一条大链子缚住;您呢,不砍掉那条链子,反倒替它添上新的环节。” 《姚尼奇》

* 叙有理想有才干有热情的医生姚尼奇在庸俗生活的腐蚀下堕落为市侩的故事; 《醋栗》

“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座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尽情发挥他的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套中人》

* 是契诃夫最有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 叙别里科夫惧怕生活的变化、竭力用“套子”保护自己、辖制别人的故事,抨击沙皇的专制统治,批判人们的“套子”性格;

* 运用故事中套故事的结构形式和肖像、言行描写、夸张、对比、讽刺手法写人叙事;借景抒情。

《关于爱情》

——与《套中人》和《醋栗》组成“短篇三部曲”《农民》这个时期契诃夫的著名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 、 《三姐妹》和 《樱桃园》:它们是大型的多幕剧、抒情剧,内容上暴露和鞭挞腐朽庸俗的旧生活,憧憬新生活和祖国的未来;艺术上 创造了崭新的戏剧表现方法——戏剧故事“生活化”,让平凡的事件中蕴涵丰富而深刻的“潜台词”;戏剧背 景具有象征意义,造成浓郁的抒情性;戏剧中人与环境的冲突是主要的、永恒的,因此戏剧没有标定的开端和明确的结尾。

《樱桃园》:

* 是契诃夫戏剧的代表作、他总结性的剧本、呼唤新生活的名作; * 叙贵族朗涅夫斯卡娅兄妹经济上陷入困境、将祖传的樱桃园卖给新兴商人陆伯兴,朗涅夫斯卡娅的女儿安妮雅与恋人特洛费莫夫告别旧生活、满怀憧憬走向新生活的故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