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离线作业 答案 - 图文

儿童不自觉地迸发出动之以情、感之于心、思之于形、联之于境、赋之于美的艺术情感。 5、在“关系”中学习:美术创作过程中涉及不同维度的多种“关系”的构建与运用,诸如美术知识、技能与儿童内心体验的“关系”,美术各个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儿童内心体验与环境的“关系”等。

6、尝试错误:是指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给予儿童自由体验式的尝试机会,以获取有关美术学习或者美术表现的“困难”与“问题”经验的引导策略。

7、联想与迁移:联想是指由某物或者某种情景想到与之有关联的某物或某种情景。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以后学习的影响。

8、多维示范:是指在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为儿童提供多维度的范例刺激,以促成儿童美术创作基本能力的养成。

9、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是指由教师依据儿童的能力、兴趣以及美术学习的需要,提出创作主题与要求,儿童按照创作主题与要求完成美术创作。

10、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是指儿童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由自己独立确定美术创作的主题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的美术创作形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美术欣赏四个基本环节。

答:描述、形式、解释、评价四个阶段是美术欣赏的基本环节。 2、简述美术创作的意义。

答:(1)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2)形成必要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态度(3)构建美术创作氛围,诱发创作冲动。

3、简述儿童美术创作方法。

答:在“关系”中学习、尝试错误、联想与迁移、多维示范。 4、简述示范的方法。

答:示范方法包括:原形示范、正反例示范、发散性示范、变化示例数量与示范恰当的行为五个方面。

5、简述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1)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2)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3)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美术创作的关联。 三、简析题

1、简要分析尝试与直接教授相结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设计与直接教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

程设计的异同。

答:尝试与直接教授相结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的优点在于教师为儿童提供体验的机会,鼓励儿童在没有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前大胆尝试。直接教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相对更注重儿童原有美术知识、技能与新学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结,比较多地用于儿童已有相关美术知识、技能基础的美术技能教学当中。

2、试分析儿童美术创作的艺术无错原则基本内涵。

答:艺术无错原则:旨在明确儿童美术创作要追求创造的自由与变化。美术创作没有绝对的规则与是非对错。个体在面对同一个美术作品时,所获取的视觉印象以及相关的视觉心理反应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反映了美术的生理特性。 3、试分析儿童美术创作的审美性原则基本内涵。

答:审美性原则:是由美术的学科性质、儿童审美心理特性所决定的。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引领儿童美术创作时,要遵从美术学科的特性,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特性。美术的审美特性很大意义体现在以直观的形式体现出审美效果。审美性原则的提出意味着儿童美术创作辅导应该依据儿童审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在儿童审美发展的原有基础上进行有益地提升。审美性原则要求美术教学与辅导要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帮助儿童形成一些简单的审美概念;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与完善。 4、试分析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的关联。

答: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应是互为支持的关系。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关注的是“什么”、“怎样”、以及“应该怎样”的问题,对儿童来讲更偏重于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师监控程度较高。而意愿式美术创作需要有很好的命题式美术创作为铺垫,它所关注的是儿童是否乐于主动发生美术创作行为,创作行为的自主性如何,作品是否有独特性等问题。儿童参与意愿式美术创作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投入水平,可以说两种类型的儿童美术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儿童以命题式美术创作为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可以逐步增加意愿式美术创作。意愿式美术创作对儿童个体的能力、创作意识以及独立创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四、实践分析题

1、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在“关系”中学习的方法运用。

答:在“关系”中学习、领悟美术学科中诸如点、线、形状、色彩等要素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儿童获得运用美术技法的意识与能力。以动物、人物造型以及动态教学为例,比如引导儿童学画小鸡,一般是在两个大小不一的圆组合的基础上添加嘴巴、翅膀、脚以及相关的背

景物。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如果以两个圆的相互关系为表现基点引导儿童感受,在同样两个圆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很多变化,对儿童学习兴趣的诱发与学习效率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给予儿童处理画小鸡所用的两个圆的关系的示范。如告之先画的大圆为小鸡的身体,后画小圆为小鸡的脑袋;然后结合示范告之小圆与大圆的两种关系,即:小圆可以画在大圆的外面,但必须与大圆的圆周相连;小圆也可以画在大圆的里面;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物件的添加。这样一来,儿童创作出来的小鸡就会比较生动与多样。在理解“关系”的基点上学习造型,这一点在教师的教学中得以延续的话,儿童在美术创作中处理关系的意识与能力就会得到加强。画鸡可以这样教,画人、牛、猫、狗等同样也可以这样教。 2、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尝试错误的方法运用。

答: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尝试错误可以指向美术表达,也可以指向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如儿童知道家里冰箱里冰箱的结构与储存的食物,他在画冰箱时,会先把冰箱里面的食物画好,然后很认真地用油画棒把食物覆盖,说是要把门关好。他把知道的东西通过美术形式表现,从而得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断地与外界的人、事、物的交互过程中,逐渐修正自己的审美观点、行为,在表现关着的冰箱时就不再画里面的物品了。儿童的这种表达方式很珍贵,这种“错误”是需要容忍的,解决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与等待。 3、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联想与迁移的方法运用。

答:儿童联想能力与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支持,经常有意地借助或者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发儿童的兴趣,开阔他们的思路,一个个可以引发联想的问题,诱发儿童的想象,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意象”绘画是联想与迁移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的典型。 第五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线描画:是一种以线为最基本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形式。 2、油画棒画:是以油画棒为创作主要工具进行混色或调色直接作画。 3、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来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 4、水彩笔画:是一种以水彩笔直接在纸上作画的绘画形式。

5、中国画:简称“国画”,也叫“水墨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绘画形式。是用毛笔、水墨、颜料在宣纸上作画。

6、刮画:是一种很奇妙的绘画游戏。在黑黑的纸上,按照创意随意地在画纸上刮画,瞬间就像魔术般地刮出五彩缤纷的画面,完成的作品犹如民间的蜡染,具有一种朴实的美感。 7、版画: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的画种。是画者按照自己的构图、制版、

印刷等步骤来完成的美术创作,是间接性艺术,它是通过“版”做媒介再转印在纸上。 8、装饰画:是指运用一定的装饰手法对具体的对象进行再造、组构,创造出富于装饰美的艺术形式,是“将自然物象加以规则地变形加工后用于装饰的画”。

9、综合材料绘画:是把各种材料媒介通过剪切、拼贴等方式运用在静态的绘画 创作中,使不同种类的材料特质在对比中得到更好的凸显,创造出新的审美形象。 二、简答题

1、简述写实类线描画的创作建议。

答:(1)写实类儿童线描画可以从写生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写实类儿童线描画可以从画身边亲人入手(3)风景也是写实类儿童线描画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 2、简述装饰画的创作建议。

答:(1)儿童装饰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装饰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3、简述综合材料绘画创作步骤。

答:(1)确定主题、选择材料(2)起稿(3)选择、运用与表现 第六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木艺:木艺创作是以木材的边角料、枯树枝为主要材料,利用一些枯叶、果实、树皮、铜丝、铁丝、麻绳等辅助物,用锯、钉、黏合、修、劈、削、磨等技法进行创造性组合物体的活动。

2、石玩:石玩创作是以石头为主要材料,辅以铁丝、毛线、小木块等小型材料,用黏合剂固定,经过修饰,赋予石头灵性,创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的一种活动。 3、沙画:是以沙子为材料,运用不同手法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

4、绳结:是我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一般以红色为主色调,品种繁多,如挂件、香袋等,以玉石、小饰物等物巧妙融于其中,别具一格,多寓意“喜庆、吉祥”。

5、泥塑:是以泥土、软陶、面泥等为基本材料,借助一些辅助工具,运用揉、搓、捏、粘等基本技巧进行的立体塑造活动。

6、布艺:布艺创作是儿童对布头进行艺术加工、创造的过程。

7、纸塑:是一门独立的雕塑体系,具有古老的传统技法、鲜明的民族特点、独特的造型手段。分为纸的干塑与湿塑两种。 二、简答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