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多收了三五斗》课文解析 苏教版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课文解析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①小说开头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段析】交代粜米的船多,暗示农民丰收例。

【品味】“横七竖八”形象地描摹出船只很多、停泊在埠头的状况。 一个“低”字使人仿佛见到了满载新米的沉重的船。

因为米多船重,所以河水中的菜叶和垃圾才齐舷,“一漾一漾”形象地写出了船在不稳、船动水漾的状态,开篇描绘米行的环境。

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

【段析】交代万盛米行及“旧毡帽”。

第一部分第一层(1~2):环境描写。从那船身被压得很低的横七竖八的米船上,我们已经感觉到了旧毡帽朋友今年丰收了。

【品味】“旧毡帽”是戴在农民头上的,足见其生活的贫困。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品味】“气也不透一口”,写出农民朋友急于想知道米价的迫切心情。 “占卜”两个字写出了辛苦的农民们的命运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 “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像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 ......【品味】“潮水一般涌来”形容米多,暗点题目“多收了三五斗”。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②旧毡帽朋友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打算来粜米的?)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品味】画线句比喻农民满怀丰收的喜悦前来粜米的情形与听到米价低廉、希望破灭形成鲜明的对比。

“天照应”使农民获得丰收,可是社会现实却不照应,丰收带给农民的却是更的灾害。 “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品味】愤激的话也只能说说而已。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品味】语言描写,活画出米店老板一副轻蔑、看不起农民的嘴脸。

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不粜那已经送到河埠头来的米,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为了雇帮工,买肥料,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

【品味】这一切逼着农民不得不粜米。

“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在范墓,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 【品味】失望的人们还存有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能有更好的命运。

但是,先生又来了一个“嗤”,捻着稀微的短髭说道:“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

【品味】同行公议”说明米行已经联合起来,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

【品味】过一个局子要捐一回钱,真是层层盘剥啊。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儿?”差不多是哀求的语气。

“抬高一点儿,说说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话。我们这米行是拿本钱来开的,你们要知道,抬高一点儿,就是说替你们白当差,这样的傻事谁肯干?”

【品味】“拿本钱来开的……谁肯干”,米店老板唯利是图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个价钱实在太低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去年的粜价是七块半,今年的米价又卖到十三块,不,你先生说的,十五块也卖过;我们想,今年总该比七块半多一点儿吧。哪里知道只有五块!”

“先生,就是去年的老价钱,七块半吧。”

“先生,种田人可怜,你们行行好心,少赚一点吧。”

另外一位先生听得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睁大了眼睛说:“你们嫌价钱低,不要粜好了。是你们自己来的,并没有请你们来。只管多啰唆做什么!我们有的是洋钱,不买你们的,有别人的好买。你们看,船埠头又有两只船停在那里了。”

【品味】由“希望”到“愤激”,再到“哀求”,乞求米行先生,希望米价高一些。 这一句形象地刻画了“米行先生”的不耐烦嘴脸。而他的话明摆着欺侮人。他们知道,农民为了生存必须粜米,所以,他们并不在乎也不担忧有人不粜,你不粜,他也得粜,最终还是都得粜。

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旧毡帽下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酱赤的脸。他们随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破布袄的肩背上。

【品味】“旧毡帽”一词运用借代手法,指农民。

“听听看,今年什么价钱。”“比去年都不如,只有五块钱!”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神色。

【品味】“懊丧到无可奈何”,极言旧毡帽朋友的失望心情。 “什么!”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

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可总得粜出;而且命里注定,只有卖给这一家万盛米行。米行里有的是洋钱,而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

【段析】第一部分第二层(3~27):旧毡帽朋友满怀希望地来打探米价,结果却大失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所望;他们进而哀求,得到的却是冰冷的嘲讽;他们寄希望于别的米行,可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人的希望都如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品味】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其他的米行也和万盛米行是一样的,强调奸商们对农民的剥削是一样的。

在米质好和坏的辩论之中,在斛子浅和满的争持之下,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船那船之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就看不见了。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廒间,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沓钞票。(③旧毡帽朋....友等到的是什么样的结果?他们的感情和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品味】米已经粜出,船敞口朝天了。“或多或少”说明所得的远不是米所值的,被盘剥的程度可窥一斑了。

“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乡下曲辫子!”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射出来,“一块钱钞票就作一块钱用,谁好少作你们一个铜板。我们这里没有现洋钱,只有钞票。”

【品味】刻画了米行账房先生轻视农民的嘴脸。

“那末,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

【品味】威吓与强迫。

不要这钞票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弄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弄明白;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

【品味】“空口袋”“空褡裢”写出旧毡帽的贫困,他们需要钱,因而不得不粜米。 一批人咕噜着离开了万盛米行,另一批人又从船埠头跨上来。同样地,在柜台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赶走了入秋以来望着沉重的稻穗所感到的快乐。同样地,把万分舍不得的白白的米送进万盛的廒间,换到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④从对粜米情形的具体描写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