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 图文

到成功发送数据的发送等待延迟时间是不确定的。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多节点对共享总线传输介质的访问,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2. 简述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

在令牌环中,节点通过环接口连接成物理环形。令牌是一种特殊的MAC控制帧。令牌帧中有一位标志令牌的忙/闲。当环正常工作时,令牌总是沿着物理环单向逐站传送,传送顺序与节点在环中排列的顺序相同。如图4-8所示,如果节点A有数据帧要发送,它必须等待空闲令牌的到来。当节点A获得空闲令牌之后,它将令牌标志位由“闲”变为“忙”,然后传送数据帧。节点B,C,D将依次接收到数据帧。如该数据帧的目的地址是节点C,则节点C在正确接收该数据帧后,在帧中标志出帧已被正确接收和复制。当节点A重新接收到自己发出的、并已被目的节点正确接收的数据帧时,它将回收已发送的数据帧,并将忙令牌改成空闲令牌,再将空闲令牌向它的下一节点传送。

3. 将几种传统以太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填写在下表中。 以太网技术 传播媒体 网段最大长度 最大网段数量 拓扑结构 缆线电阻 10BASE-5 粗缆 500 5 总线 75欧姆 10BASE-2 细缆 185 3 总线 50欧姆 10BASE-T 双绞线 100 5 星型 - 10BASE-F 光纤 2000 5 总线 - 4. 将几种快速以太网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填写在下表中。 快速以太网标准 线材 接头 网段最大长度 网络拓扑 中继器数量 全双工支持 100BASE-TX 5类以上UTP或STP双绞线 RJ-45 100米 星型 2 是 100BASE-T4 3类以上UTP双绞线 RJ-45 100米 星型 2 不 100BASE-FX 单模/多模光纤 ST、MIC、SC 2000米 星型 2 是 5. 简要分析交换式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对数据的转发是以网络节点计算机的MAC地址为基础的。交换机会检测发送到每个端口的数据帧,通过对数据帧中有关信息(源节点的MAC地址、目的节点的MAC地址等)的“学习”,就能够得到与每个端口相连接的节点MAC地址,并在交换机内部建立一个动态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当某个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交换机就通过该表获得目的主机的端口,并迅速将数据帧转发到该端口。这样,多个端口就能够互不干涉地同时传输数据,如图所示。

17

6. 试分析三层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

一个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是一个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就行了。 它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IP包的包头信息来对后续数据业务流进行标记,具有同一标记的业务流的后续报文被交换到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从而打通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之间的一条通路。这条通路经过第二层链路层。有了这条通路,三层交换机就没有必要每次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拆包来判断路由,而是直接将数据包进行转发对数据流进行交换。

三层交换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子网2

子网1 主机C

三层交换机

主机A

若同一子网中的主机A、B进行通信,则交换机通过查找自己的地址映射表,能够直接在端口A、B之间进行二层的转发。

若不在同一子网内的主机A、C进行通信,发送主机A要向“缺省网关”发出ARP(地址解析)封包,而“缺省网关”的IP地址其实是三层交换机的三层交换模块。当发送主机A对“缺省网关”的IP地址广播出一个ARP请求时,如果三层交换模块在以前的通信过程中已经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则向发送主机A回复主机B的MAC地址。否则三层交换模块根据路由信息向主机B广播一个ARP请求,主机B得到此ARP请求后向三层交换模块回复其MAC地址,三层交换模块保存此地址并回复给发送主机A,同时将主机B的MAC地址发送到二层交换引擎的MAC地址表中。从这以后,当A向B发送的数据包便全部交给二层交换处理,信息得以高速交换。由于仅仅在路由过程中才需要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