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 图文

用于长报文的通信,一般应用于稳定的专用网络。

6. 请简述无连接服务的特点。

无连接服务无需事先建立连接。各个分组携带全部信息,依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独立选择路由到达目的端。它只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服务,因此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独立选择路由的模式也不能保证分组到达的顺序性。但是其操作灵活且鲁棒性较强,适合于短报文传输以及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环境。

7. “传输层是真正端到端的网络层次。”这句话对吗?

正确。源端主机上某个程序的进程利用传输层报文的首部字段和控制报文与目的端主机上的目标程序进程进行对话,从而实现程序(进程)之间的信息交互。

8. 请画出TCP/IP模型的结构图。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9. 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协议有哪些?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 TCP/IP模型中网际层的协议有哪些?

网际协议I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以及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11. 请说明IP协议分片处理的过程。

若IP分组经过的某中间网络的MTU值小于生成分组数据的初始网络的MTU值时,必须要将分组分割成适合该中间网络传输要求的小的分组,这个过程称为分片。一般是将IP分组的数据部分按照8个字节的整数倍进行等分,并从零开始计数。只有第1个分片拥有IP分组完整的首部信息,后续分片只复制原IP分组首部的部分信息(无选项字段)。此时每个分片分组的片偏移字段值设为该分片的数据内容的第1个字节在原始的IP分组中的位置,同时标志字段的DF位为0,最后一个分片的MF位为0,其它分片的MF位为1。所有的分片将在目的主机上进行重组。重组时,接收端将标识符字段值相同的且MF位为1的各个分片缓存起来,直到某个分片的MF为0为止。随后将这些分片的数据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从而恢复出原始的IP分组信息。

12. 请说明ARP协议和RARP协议的区别。

ARP协议用于查询已知IP地址的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信息。RARP协议处理的是通信设备知道自己的物理地址,但是不知道IP地址的问题。

9

13.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由哪些部分组成?

TCP/IP模型的网际层为每一个连接在网络上的设备接口分配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32位标识符作为该设备接口的唯一标识。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32位标识符称为IP地址。32比特的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

14. 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是什么?

IP地址是网际层级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概念,而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网络接口层)使用的地址概念。数据链路层“看不见”数据报的IP地址,而网际层也看不见硬件地址。

15. 请说明IP地址的分类以及各类IP地址的范围。 网络第一个可用 最后一个可 类型 的网络号 用的网络号 A B C D E 1 128.0 192.0.0 —— —— 126 191.255 最大网络数 2-2=126 2=16384 21147每个网络的 最大主机数 2-2=16777214 2-2=65534 2-2=254 —— —— 81624IP地址总范围 1.0.0.0~127.255.255.255 可分配给主机的IP地址范围 1.0.0.1~126.255.255.254 128.0.0.0~191.255.255.255 128.0.0.1~191.255.255.254 192.0.0.0~223.255.255.255 192.0.0.1~223.255.255.254 224.0.0.0~239.255.255.255 240.0.0.0~247.255.255.255 —— —— 223.255.255 2=2097152 —— —— —— —— 16. 对于传统的IP地址而言,请说明127.0.0.4和190.233.255.255的含义是什么? 前者用于计算机的环回测试,后者表示一个B类网络的广播地址。

17. 某单位拥有一个B类地址网络。现欲在其中划分7个子网,则子网掩码是什么?

每个子网最多可以有多少台主机? 255.255.240.0, 4094

18. 128.14.32.0/20包含多少个地址?其最大地址和最小地址是什么? 212个。最大地址为128.14.47.255,最小地址为128.14.32.0。

19. IPv6分组的扩展首部是否为数据报的首部?为什么?

扩展首部都不属于IPv6数据报的首部,而是与数据部分共同被定义为有效载荷(payload)或净负荷。因为扩展首部提供的是数据报的扩展功能,是可选的。数据报的首部专指基础首部。

20. TCP/IP模型的应用层可以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相对应?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10

21.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可以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相对应?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22. 请简述TCP/IP模型与OSI模型的区别。

首先,TCP/IP模型的应用层囊括了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三层的功能。实践证明将表示层和会话层单独作为独立的层次会造成网络结构复杂、功能冗余,可以将它们的功能划归其它层次实现。TCP/IP模型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而OSI模型在此处却留下了一个败笔。

其次,TCP/IP模型只有一个未作任何定义的网络接口层,而OSI模型则完整的定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实际上这两层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层必须处理实际的物理传输媒介的各种特性,而数据链路层只关心如何从比特流中区分名为帧的数据单元以及如何将帧可靠地传输到目的端。TCP/IP模型在这一点上工作做得不够。

除上述差异之外,两个模型的特点对比还有:TCP/IP模型没有明显地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而OSI模型却做了详细的工作,从而符合了软件工程实践的规范和要求;TCP/IP模型是专用的,不适合描述除TCP/IP模型之外的任何协议,而OSI模型是一个通用的标准模型框架,它可以描述任何符合该标准的协议;TCP/IP模型重点考虑了异构网络互联的问题,而OSI模型开始对这一点考虑得不多;TCP/IP模型提供了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而OSI模型开始只考虑了面向连接一种服务;TCP/IP模型提供了较强的网络管理功能,而OSI模型后来才考虑这个问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一、填空题

1. 网卡又叫 网络接口卡 ,也叫网络适配器,主要用于服务器与网络连接,是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

2. 网卡通常可以按传输速率、总线接口和连接器接口方式分类 3. 双绞线可分为 非屏蔽双绞线 和 屏蔽双绞线 。

4. 根据光纤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主要分为 单模 和 多模 两种类型。 5. 双绞线是由 4 对 8 芯线组成的。

6. 集线器在OSI参考模型中属于 物理层 设备,而交换机是 数据链路层 设

备。

7. MAC地址也称 物理地址 ,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 12 个十六进制

数组成,总长 48 bit。

11

8. 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属于一个 冲突 域,不同的端口属于不同的冲突域,交

换机上所有的端口属于同一个 广播 域。

9. 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属于一个 广播 域,不同的接口属于 不同 的广播域和

不同 的冲突域。 二、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网卡接口类型的是D 。 A.RJ45 B.BNC C.AUI D.PCI 2. 下列不属于传输介质的是 C 。 A.双绞线 B.光纤 C.声波 D.电磁波 3. 下列属于交换机优于集线器的选项是 B 。 A.端口数量多 B.体积大 C.灵敏度高 D.交换传输 4. 当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彼此相连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 B 。 A.交换机 B.路由器 C.收发器 D.中继器 5. 下列 D 不是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A.网络互连 B.隔离广播风暴 C.均衡网络负载 D.增大网络流量 三、判断题

1. 网卡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 2. 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 (√) 3. 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 4. MAC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6个十六进制数组成。 (×) 5. 交换机的各端口工作在一个广播域中。 (√) 6. 双绞线内各线芯的电气指标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 7. 双绞线的线芯总共有4对8芯,通常只用其中的2对。 (×) 8. 路由器和交换机都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局域网间的互连。 (×) 9. 卫星通信是是微波通信的特殊形式。 (√) 10. 同轴电缆是目前局域网的主要传输介质。 (×) 11. 局域网内不能使用光纤作传输介质。 (×) 12. 交换机可以代替集线器使用。 (√) 13. 红外信号每一次反射都要衰减,但能够穿透墙壁和其他一些固体。 (×) 14. 在交换机中,如果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单播地址,但这个MAC地址并不在

交换机的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除源端口)转发。 (√) 15. 在10Mbps总线型以太网中,根据5-4-3规则,可用5个中继器设备来扩展网络。

(×) 四、简答题

1. 简述光纤和光缆的基本结构。

光纤(光导纤维)的结构一般是双层或多层的同心圆柱体,由透明材料做成的纤芯、在它周围采用比纤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做成的包层及涂覆层构成。

? 纤芯:纤芯位于光纤的中心部位,由非常细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直径为4~50μm。一般单模光纤为4~10μm,多模光纤为50μm。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