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话交换技术传输数据,首先需要在通信的双发之间建立一条连接电路。若需经过多个结点交换设备,则必须要在每个结点交换设备上为该连接预留通信资源。
2)连接维持阶段
电路建立以后,即在通信双方之间构建了一条全双工的信道。数据可以沿着这条信道快速、顺序地传输,延迟小、无阻塞,不会改变传输的路径。
3)释放连接阶段
当数据传输完毕后,由某一端发送连接释放请求到另一端。当电路被释放后才能够被其他用户所使用。
(10) 什么是报文?什么是报文交换?
从数据通信的角度来看,报文就是指要发送的整块数据,而报文交换指的是中间结点将传输的整个报文从接收线路上接收下来,再转发到相应的目的线路上去的一种信道实现技术。
(11) 存储转发的原理是什么?报文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存储转发原理指的是每当有数据到达时,线路的中间结点设备首先都要将到达的数据存储下来。其后可能会对数据及承载信号进行一些操作,比如数据的校验检错、信号的整形滤波及再生放大等等,也可能不作任何操作。最后根据网络的实际状况,比如是否拥堵,以及数据首部的目的信息确定其转发的方向。
1)采用的是存储转发原理,使得有限的通信线路资源可以被所有用户使用,线路利用率高。
2)可以为用户的报文设定优先级,在通信量增大时,能灵活地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3)可以进行不同速率、不同码型的交换,进而实现不同类型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 4)报文通过通信网络的延迟时间较长,不适合实时的或者交互式的数据通信业务。
(12) 什么是分组?什么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分组指的是报文经过划分形成的若干小数据段,在其首部再加上包含传输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等重要控制信息而形成的数据传输单元,又称为包。
分组交换技术,也称为包交换技术,它将要传输的报文分成若干段依次传送。每当有分段的报文片到达通信线路的中间结点时,结点设备都采用先将该分段的报文片接收并存储下来然后再根据情况转发往下一个结点的处理策略。
分组交换的特点:
1)采用存储转发原理,通信电路的选择可以根据情况改变,通信可靠性高。
2)采用了较短的、标准化的分组,对网络设备来说所需的处理工作相对简单,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复杂性,从而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
3)采用了短分组的思想,降低了通信的延迟时间,提高了传输的速度。 4)通过分组的定义,实现了多路传输的复用,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5)通过存储转发技术和标准化的接口,实现了不同速率、不同码型的各种类型终端之间的通信。
6)分组交换网的主干网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可以传送大量的计算机数据。
5
7)分组交换技术相对比较复杂,还不能做到严格的实时传输。
(13) 同样环境下,分组交换所需的时间为什么要比报文交换和电路交换所需的时间要短?
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也不需要释放连接,因此与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少了连接建立和释放连接两个阶段所需的时间。报文交换虽然也不需要连接建立和释放连接,但是它将数据的传输在各个通信信道段之间串行化了,因此反而比电路交换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14)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共享技术?
网络通信系统一般都存在着多个用户同时在利用网络传递信息。但通信的线路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以通信线路为实现基础的信道资源,尤其是干线信道资源也就成为了一种有限的通信资源。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用户同时对某一条通信链路发出请求的情况,称之为冲突。因此必须要求通信系统合理地对信道资源进行调度或者分配。一般来说,在通信系统中通常采取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户的信号组合起来,使它们通过同一个物理线缆或者无线链路,在同一个信道上进行传输的策略来满足所有用户的通信要求并减少冲突现象的产生。这种策略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就叫做信道共享技术。
(15) 时分复用和频分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