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洋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1.2 自然条件
1.2.1 水文、气象条件
唐洋水电站距上游下巴沟水文站约17km。根据1:50000地形图量算,电站坝址和厂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分别为9094.9km2和9238.3km2,多年平均流量为59.9m3/s,多年平均降水量499mm,其中在4月~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3.8%,6月~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4%。唐洋水电站设计洪水成果是依据下巴沟站和岷县站洪水设计成果,按其坝址、厂址流域面积 采用内插法求得;分期洪水设计成果是依据下巴沟站和岷县站各分期洪水设计成果,按坝址、厂址面积采用区间内插法求得。坝址、厂址设计洪水、分期洪水成果表见表1.2和1.3。
表1.2 唐洋水电站坝址、厂址设计洪水成果 (流量:m3/s)
名称 坝址 厂址 设计值P(%) 0.2 1930 1950 0.33 1760 1780 0.5 1630 1650 1 1400 1420 2 1180 1190 3.33 1020 1030 5 893 906 10 684 695 表1.3 唐洋水电站坝址分期洪水成果 (流量:m3/s) 名称 时段 12~3月 4~5月 6.1-6.25月 6.26-9.30月 10月 11月 12~3月 4~5月 6.1-6.25月 6.26-9.30月 10月 11月 10 66.0 228 239 684 243 113 66.7 233 244 695 247 114 设计值(%) 20 100/3 57.7 50.8 176 136 184 142 486 350 188 148 94.0 79.4 58.3 51.3 179 139 188 145 495 358 192 151 95.3 80.5 50 44.4 104 109 255 115 66.3 44.9 107 111 262 117 67.2 坝址 厂址 洮河流域地处中纬度的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冬春长而夏秋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和无霜期短的特点。因流域地形变化幅度较大,海拔高程由4400 m的河源降至1400 m的入黄河口,纬度由河源的34°增至入黄口的36°,气候在上、中、下游有一定的差异。上游地区高寒阴湿,冬季漫长,基本无夏天;中游地区高寒湿润,四季不分明;下游地区为温带半干旱地区。唐洋水电站位于洮河中游的高山地区,气候高寒阴湿,冰雹和暴雨是主要灾害性天气。
5
唐洋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据临潭县气象站1971~2000年共30年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3.4℃,极端最高气温30.6℃,极端最低气温-27.1℃。多年平均风速2.6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4%,多年平均降水量499mm,其中4月~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3.8%, 6月~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4%,实测最大日降水量48.3mm。最大冻土深度147cm,最大积雪深度18cm。 1.2.2 地形、地质
(1)首部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
洮河以NW358o方向流进下坝线区,经NW316~323o转向后,以NW312o方向流出坝线区。河流平面型态呈“S”型,平水期河水位为2733~2734m,水面宽12~19m,水深0.6~1.5m。河谷呈不对称“U”型,谷宽50~60m;正常蓄水位2742m时,坝前水面宽约300m。左岸为Ⅰ级阶地,地表平坦。右岸为基岩岸坡,坡度40~50°。
坝线Ⅰ、Ⅲ级堆积阶地呈不对称分布。Ⅰ级阶地连续分布在左岸,前缘分布高程在2735~2736m之间,高出河水面2~3m;Ⅲ级基座阶地连续分布在左岸坝线右端头,阶地前缘分布高程为2747~2749m,高出河水面13~15m;基座分布高程2739m,高出河水面6m,其上覆漂石砂卵砾石层,可见厚度3~5m,表部被薄层冲积粉土覆盖。
坝址区右岸坝前发育2#冲沟,切割深度大于100m,延伸长度大于2km,沟底纵向坡降10~18%,沟谷呈不对称的“V”型,两岸松散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