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原理及工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练习题参考答案及实训项目提示

图6.35 接插件零件图

简 图 分 析 扇形横浇道、平面直注式侧浇口,金属液正面冲击型芯,易造成粘模,降低压铸件表面质量,降低模具使用寿命。 平面切向侧内浇口,避免了金属液对型芯的正面冲击,但金属液首先封闭分型面,影响了溢流槽和排气槽的排溢作用,易产生气孔、填充不足等压铸缺陷。 反切向侧内浇口,金属液从端面切向进料,首先充填型腔深处,将气体挤向分型面,从溢流排气系统排出,不正面冲击型芯,又不过早封闭分型面,充填排气条件良好,改善压铸件质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实训项目】 如图6.36所示压铸件为一表盖零件,厚壁处的厚度为11mm,其余平均厚度为4mm,铸件材料为铝硅合金(YL102),厚壁处不允许有缩孔和气孔。试设计该压铸件的浇注系统。

图6.36 表盖零件图

解:依题意,设计步骤如下:

9

练习题参考答案及实训项目提示

1)分析选定浇注系统的类型及内浇口的位置

① 根据图6.36所示压铸件的结构特征,存在局部厚壁且厚壁处不允许有缩孔和气孔,选择采用侧浇口从厚壁处进料,以便于传递静压力和补缩。

② 根据侧浇口的进料特点,并满足压铸件的技术要求,拟在卧式冷压室压铸机上生产,一模一腔,初选压铸机型号J1125,压室直径为60mm。模具分型面选在压铸件带凸缘的底部。

③ 为便于排气和避免金属液正面冲击型芯,将压铸件和横浇道分别设置在定模和动模两个面上,内浇口在结合处。横浇道采用平直式梯形截面。

2)确定浇注系统各部分的尺寸

① 直浇道尺寸。直浇道尺寸的直径与所选压铸机压室直径一致,取为φ60mm,直浇道长度按直径的1/2~1/3取值,本例选为25mm,向分型面方向扩大选取1°30′~2°的脱模斜度,以便于余料从浇口套中顺利脱出。

② 横浇道尺寸。横浇道长度根据压铸件大小、压铸机规格等条件确定,本例取30mm,宽度尺寸与内浇口宽度尺寸一致,厚度h≥(1.5~2.0)×t(t 为压铸件平均壁厚,本例为4mm),考虑到静压力的有效传递和改善厚壁出的成形质量,适当增加横浇道的厚度,取为22mm。

③ 内浇口尺寸。因内浇口处压铸件壁厚较大,为有利于传递静压力和减少气孔,内浇口宜选较大尺寸。根据表6-8厚度可取压铸件厚壁处壁厚的60%,即11×60% = 6.6mm,宽度取压铸件外径的0.3倍,即198×0.3 = 59.4,取整后为60mm。参考教材图6.24确定内浇口与横浇道及型腔之间的连接尺寸。

按上述设计的浇注系统如图所示。

表盖浇注系统设计示例

第7章 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的设计

一、判断题

( × )1. 根据成型零件工作尺寸标注形式及偏差分布的规定,压铸件的外形尺寸采用单向正偏差,公称尺寸为最小值;与之相应的型腔尺寸采用单向负偏差,公称尺寸为最大值。

( × )2. 设计模具时,计算成型零件所采用的收缩率为实际收缩率ks,它包括了压铸件收缩值和成型零件从室温到工作温度时的膨胀值。 二、思考题

1. 简要分析成型零件整体式结构与镶拼式结构的优缺点。 整体式结构 优点 (1) 模具结构简单紧凑,可缩小模具外形尺寸; 镶拼式结构 缺点 优点 (1)对于复杂的型芯或型腔可以分块进行加工,通过镶拼组合将内孔加工转缺点 (1)增加装配时的困难,且难以满足较(1) 成型零件结构复杂时加工较 10

练习题参考答案及实训项目提示

(2) 成型零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不易变形,压铸高熔点金属时利于提高模具寿命; (3) 由于无零件之间的装配,减少了模具的装配工作量,成形的压铸件表面光滑平整,无(4) 有利于冷却水道的设置; 困难,且不利于零件的使用和更换; (2) 由于成型零件对优质钢材的特殊要求,提高了模板选材的成换为外形加工,简化加工工艺,提高模具制造质量,容易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