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集字练习——天下为公
教学目标:
1.掌握书法创作“天下为公”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受到书法作品内容的感染与熏陶。 教学重点:“天下为公”四个字的写法及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6页的“天下为公”的出处和意义及单字的书写提示,思考
(1)“天下为公”所表达的深刻哲理是什么?
(2)作为一件书法作品,“天下为公”中各字在不同位置,怎样书写,
(3)理解同一个内容,使用不同的规格(横幅、竖幅或斗方)表现的方法。
2、欣赏孙中山书法“天下为公”并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相关资料。 3、书法作品创作的基本方法介绍。 四、自主创作
(1)要求:内容“天下为公” 规格:横幅、竖幅或斗方 1*4的宣纸 (2)作品展示。 (3)老师点评。
9
第9课 绞丝旁
教学目标:
1.掌握绞丝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绞丝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7页中部例字“经”右边的文字,思考:绞丝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经”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纪、给、纽”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绞丝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20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丝”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倪瓒,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绍倪瓒的书法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工、申、内、方”补上绞丝旁进一步巩固绞丝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10
第10课 示字旁 衣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示字旁、衣字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示字旁、衣字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9页中部例字“视”右边的文字,思考:示字旁、衣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示、衣”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示字旁、衣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视”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礼、裾、祸、福”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 “示字旁、衣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22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示、衣”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绍祝允明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末、由”等字补上示字旁或衣字旁,进一步巩固两个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11
第11课 言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言字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言字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21页中部例字“诗”右边的文字,思考:言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言”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言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诗”字的书写, (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志、诚、译、论”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言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25页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言”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文徵明,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绍文徵明书法成就及主要的书法代表作。
5.拓展:学生用铅笔或钢笔给“己、成、寺”补上言字旁,进一步巩固言字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 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