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化学

①鱼贝类排泄的含氮废物,多以NH4+(NH3)为主,其排泄速度为50毫克氨/100g鱼.日; ②浮游固氮藻类,常常将所同化氮总量的20-60%释放回水中,主要成分是多肽,少量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

③浮游动物排泄的含氮废物,也多以NH4(NH3)为主,少量尿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等.每天排出氮总量,多的时候可达浮游动物体氮总量的41-50%.排泄速率随种类、发育阶段、个体大小、食物水平以及水温、季节等不同而异。

3) 含氮有机物的分解矿化作用

水体中的生物残骸在异养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经过氨化作用迅速转变为NH4+-N。沉积于底质中的含氮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也会被异养微生物分解矿化,转变为NH4+-N,积存于底质间隙水中,然后通过扩散作用回到水体中。

4) 水源补给

雷电作用、工业废气(经雨水补给)、地表径流,生活污水(10-23gN/人.日)、 畜禽养殖废水(猪:5-37gN/头.日;牛: 276gN/头500Kg.日;鸭: 950gN/只.年). 2 耗氮作用

1) 生物吸收 2) 脱氮作用

3) 其他:随水体流走;积埋于底泥等等.

因此,水中有效氮的实际浓度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水层差异.一般来讲,最大值出现在冬季或者早春,最小值出现在温暖季节白天的下午 (藻类、鱼类生长旺盛等因素).

+

五、 常用氮肥以及特点

化学肥料中的氮,有NH4(NH3)、 NO3和酰氨三种形态

+

-

1 氨态氮和铵态氮(氯化铵、硫酸铵等)

NH3+H+= NH4+

当pH小于7时,几乎以NH4+存在;当pH大于11时,则几乎以NH3存在. 优点:几乎所有藻类都能直接利用,而且迅速优先利用;

缺点:会发生硝化作用耗氧,抑制藻类对NO3-,尿素的吸收利用,特别是NH3,对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有强的毒性,即使浓度很低,也会抑制生长,损害鳃组织等.

即使总的氨氮浓度(NH4+与NH3总量)一样,在溶氧,硬度等水质条件不同时,毒性差异也很大,改用分子态氨氮NH3-N表示,并绘制了由总氨量求分子态氨NH3数量的专用若模图.

25

2 硝酸态氮 (硝酸钠:易爆、硝酸铵等)

优点:也能被藻类迅速利用,且在一般施肥浓度下,对其他饵料生物以及鱼类无不良影响; 缺点:缺氧条件下,容易脱氮损耗,另外,在与NH4+共存时,藻类对硝酸态氮的吸收受到抑制,损耗更大.

3 酰氨态氮(尿素:CO(NH2)2,含氮46%)

尿素在农业上是一种优良的氮肥,但是在水产养殖上则不一定.这是因为,尽管许多藻类能吸收利用尿素,但是在有7微克/升以上NH4+-N时,藻类利用尿素的能力就受抑制,而NH4+-N 7微克/升以上的浓度通常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藻类只有待尿素在微生物或者酶的作用下,转变为NH4+(NH3)后才能利用.根据农业上的研究结果,尿素转变为NH4+(NH3)在高温季节约需要2-3天,低温季节要7-10天-----带有某种缓释效果,若在流动水体,损失较大.

第三节 磷元素(P126)

一、磷元素存在形式

天然水中的含磷化合物是多种多样的,常按其存在形态以及与酸性钼酸盐的反应能力和能否被植物直接利用而加以划分。 1 按存在形态分为溶解磷和颗粒磷

1) 溶解磷:能通过某种指定过滤器(超滤器,膜滤器—空隙为0.45或者0.5微米或者其他滤器)的磷;

2)颗粒磷(不溶磷):被滤器阻留的磷,主要为Ca10(PO4)(OH)2、Ca3(PO4)2、FePO4等难溶磷酸盐。 因处理器不同,同一水样溶解磷和颗粒磷可以相差很大;用超滤器,膜滤器过滤时速度慢,时间长, 常常因加压导致膜破裂使水样溶解磷增多。 2 按与酸性钼酸盐的反应能力分为活性磷和非活性磷

凡能与酸性钼酸盐反应的,包括磷酸盐、部分溶解态的有机磷、吸附在悬浮物表面

>>闂傚倷娴囬褏鎹㈤幒妤€纾婚柣鎰梿濞差亜鍐€妞ゆ劧缍嗗ḿ鐔兼⒑绾懏褰х紒鐘冲灩缁牓宕掗悙瀵稿帾婵犵數濮寸换妯侯瀶椤曗偓閺岋絾鎯旈娑橆伓<<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