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 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 替代产品调查
(1) 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 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 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 产品价格调查
(1) 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 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 国外市场调查
(1) 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 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 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 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 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 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 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 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 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 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新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 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 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3)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 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 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 推销方式 (1) 投资者分成。 (2) 企业自销。 (3) 国家部分收购。
(4) 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 推销措施
(1) 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 销售网点规划。 (3) 广告及宣传计划。
(4) 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