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创新动设备管理方法,提高维护水平:
通过开展“五化”管理,强化了承包效果。首先,对设备管理内容实行“可视化管理”,将过去一些文字上的设备维护知识、运行要求,通过立体图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准确指出设备每一部分的具体名称,而且还用红色标明注意事项和严禁操作内容,用绿色详细列出巡检内容、卫生标准等,让员工一目了然。
图4-5
图4-6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让“全员管理”成为严格的管理。“全员管理”不是大帮哄,而是人人有付出,人人有回报的承包管理。承包领导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设备、管线的维护使用及保养负责,有权安排技术员、操作员对本区域的设备管线等进行维护保养,并有考核权。
⑶料(Material),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汽配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不论在那一个部门,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当然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因为企业的运作的是否良好是整体能否平衡运作的结果。
所以,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的生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
因为原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成品的质量所以: ①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②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 ③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16
④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⑷法(Method),顾名思义,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
工艺方法包括工艺流程的安排、工艺之间的衔接、工序加工手段的选择(加工环境条件的选择、工艺装备配置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的编制(如工艺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工艺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选择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等正确性和合理性,二是贯彻、执行工艺方法的严肃性。
例如在油冷器车间进行产品试压的时候标准试压时间必须达到18秒,但是有的工人为了增加计件数擅自减少试压时间,这样的行为使出厂的产品没有质量保证,容易出质量事故,造成客户对公司的不信任。
工艺方法的防误和控制措施:
①保证定位装置的准确性,严格首件检验,并保证定位中心准确,防止加工特性值数据分布中心偏离规格中心;
②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定位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尽可能配置显示定位数据的装置;
③加强定型刀具或刃具的刃磨和管理,实行强制更换制度; ④积极推行控制图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⑤严肃工艺纪律,对贯彻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监督。
⑥加强工具工装和计量器具管理,切实做好工装模具的周期检查和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工作。
⑸环(Environment),指环境。对于某些产品(电脑、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ISO9001:2000 6.4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比如:音响的调试时,周围环境要求应当很静。食品行业对环境也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产品的卫生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现在对工业制造企业也有了ISO14000。
⑹另外,由于生产汽车配件需要与原来汽车的机器零件吻合。所以对测量精确度要求很高,因此测量(Measurement)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对产品的影响十分显著,这就要求操作工在工作时采用先进的测量器具。在油冷器车间,质检员通常采用的检测工具有:游标卡尺、千分尺、塞尺。
游标卡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