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地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考前模拟卷(1)含解析

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反映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C正确。

D、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A。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现象。

35.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识图分析作答。 【详解】

A、显微镜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则像应向右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甲的视野应比乙亮,故B符合题意;

C、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小,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可能都可观察到,故C不符合题意; 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换成乙后放大倍数过大,未必清晰,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图中[1]是______,能分泌______。人体

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促进______被消化。消化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内有____和____增加了吸收营养的面积。除肠液以外,由[__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中也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答案】消化道 消化腺 唾液腺 唾液 3 肝脏 胆汁 脂肪 9 小肠 皱襞 小肠绒毛 7 胰腺 【解析】 【分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只能乳化脂肪。 【详解】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故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图中[1]是唾液腺,能分泌唾液。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4]肝脏,它能分泌胆汁,此消化液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小肠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其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消化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9]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的面积。 (5)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也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它们能将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彻底消化。故除肠液以外,由[7]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也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食物的消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消化系统中各器官的功能。

37.我们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时有机物的消耗增加,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体内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图一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装置,图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两份处理为碎肩,一份保持馒头块,设计了图一中的三组实验,具体估做法如下:

①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②组试管加入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③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_____实验装置,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_____组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____。

(2)图三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经过程①_____ 进入血液,来自过程②的氧透过_____进入血液,最终氧和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_____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和_____。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图三中过程③排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_____段,此时肋间肌和隔肌处于_____状态。

(4)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实际每天排尿约1.5升,这是因为图三中[ ]_____,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_____。

【答案】②③;③;③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吸收;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线粒体;BC; 舒张; 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 【解析】

(1)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②③实验装置。③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③号试

②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也变蓝色。①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2)淀粉最终分解成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经过过程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气体②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的线粒体里,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图二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

(4)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含氮废物等。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l50L,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L,这是由于图三中⑤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则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是图中的④肾小球,其通透性过大。 38.科学家用喜马拉雅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兔毛的白色和黑色这对性状称为______。

(2)假如躯干部的白毛是由基因B控制的,这只兔的基因是________。

(3)如果将兔背部的黑毛剃除,并不再绑冰袋,一段时间后长出的毛色是________。 (4)若兔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n,则其乳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答案】相对性状 BB或Bb 白毛 2n 【解析】 【分析】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性状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具有遗传物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