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习题集试题及答案

是比较地不完全。㈢转折|||而要把革命事业做好,没有比较完全的知识是不行的。㈣ (8)、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㈠解注|那园里桃树杏树很多,还有海棠。㈡解注||每年春二三月,粉红的桃杏花开罢,不久就开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很热闹。㈢并列|||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9)、事实上,辞章问题虽然是个形式问题,却不只是单纯的技巧,而是同作者的思想作风有密切关系的。㈠解注||语言的丰富多彩,往往就是思想的丰富多彩的反映。㈡转折||||一个思想僵化、粗枝大叶的人,很难写出生动活泼、严密周到的文章来。㈢因果|||因此,不从训练自己的思想着手来加强辞章修养,将很难有大的效果。㈣并列|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使文章形式作到准确而优美,那也会有助于我们的头脑日趋精密和活泼。㈤ (10)、语言,也就是说话,好象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㈠转折||可是仔细想想,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㈡因果|正是因为说话跟吃饭、走路一样的平常,人们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儿。㈢转折|||其实这三件事儿都是极不平常的,都是使人类不同于别的动物的特征。㈣解注||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会烧熟了吃。㈤并列|||别的动物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直起身子来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㈥并列|||同样,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㈦

76、一般地说,限选关系复句常用成对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关联,决选关系复句常用成对关联词语“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关联,这两类复句一般不能直接变换成句群。例如: [1]每回她来,都是匆匆忙忙的。不是开会晚了,就是要赶去干什么。(限选关系) [2]与其我转述他的意思,不如把这封信寄给你。(决选关系)

句群中的问答句式、连问句式、连叹句式等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因而不能直接变成复句。例如:

[1]理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答句式) [2]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呢?什么样的社会才是最理想的社会呢?(连问句式) [3]真不象话!这简直是在打劫!(连叹句式) 77、(1)、 句群中的几个句子在意思上是有必然联系的,应该有一个语意中心。这个句群前面几个句子都是在解说为什么书本会发出香味来,最后一句却转向了描写书中的立体图画,这样就造成了几个句子在意思上的前后脱节。所以,最后一句可以改为“孩子们摸它的时候,由于摩擦作用,就能发出香味”。 (2)、客观现实之间的联系有一定次序;写文章的时候,人们也总是,先说完一件事,然后再说另一件事,因此句群里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也不是任意的。在这个句群中,第一句是在说“苹果”,然而,“苹果”没有说完,就转向了说“山楂”,往下再说“苹果”,几个句子语序混乱,应该把第三句放在第二句的位置上,使得前两句能够把“苹果”这个话题说完,然后再说别的对象。 (3)、一个句群当中的几个句子之间的意思不能前后矛盾,在表意上要前后统一。这个句群前面讲敌机声音很大,后面却讲“周围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显然,前后矛盾。应改为“好象没意识到敌机的迫近”。 (4)、句群中最常见的错误还有答非所问。这个句群前面问的是花多少工夫修改文章才算够了,最后一句回答的却是怎样修改文章的内容,答非所问,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 (5)、句群还忌重复罗嗦。这个句群前面已经将了大家各司其职的情况,最后一句还要说“没有一个闲着的,大家都在各忙各的”,纯属多余,应删去。 (6)、这个句群第一句的问题是问人类从猿分化出来的时间,最后一句答的是古猿从树上转到地面并逐渐运用两足行走的原因,答非所问。 (7)、这个句群前面点明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而且这也是一种客观的过程,后面就应当按照这个顺序来叙述,但事实上,它却打乱了这个顺序,语序安排不当,影响表达效果。 (8)、这个句群前面讲老村长已经“疼得昏了过去”,最后一句却讲“他坚决地说:‘不要管我!快转移群众!’”,前后矛盾。 (9)、这个句群前面在讲文章的长短问题,最后一句却转向了文章的质量问题,前后语意不连贯。 (10)、这个句群语言重复罗嗦。可以改为“??放假前夕,我正在考虑如何度假时,收到了在南京的老同学小李邀请我去他那里玩的信,我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邀请”。 78、“间接引用”不用引号。“直接引用”和“局部引用”要用引号。“直接引用”和“局部引用”时,末了的点号放在引号之内或引号之外,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定。

79、一般地说,注释的部分比较重要少了它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用破折号。比较不重要的解释,或者只是一种附带说明,用括号。 80、(1)、 逗号在此用复杂的宾语之前,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文中的引号是表示特定含义的词语。括号表示对紧挨着的前一个词语的注释性说明。句号用在句尾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2)、第一个逗号用在前外位语之后,起强调作用。第二个和第三个逗号用在前外位语后面的状语后,与句子的其它成分隔开,使句子层次更加清楚。省略号在这句中表示想要表述的内容未完。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3)、句中的第一个逗号用在大主语和状语之后,与其它分句隔开使得句子层次更加清楚。第二、第三和第四个逗号用在分句之间的停顿。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古文中的话。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4)、第一个逗号把主语和谓语分开以示强调。第二个逗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这一句中的问号表示反问句句末的停顿。反问句虽然不要求对方回答,但用的是疑问形式,也要用问号。 (5)、句首的逗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第二个逗号也表示分句间的停顿。这一句中的分号表示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分清分句子层次的作用。这一句中的最后一个逗号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是为了强调主语。句末的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6)、本句中的逗号表示句子间的一般性停顿。冒号用在总提示语之后,表示下面将要有分说的内容。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7)、本句中的第一个逗号句间的一般性停顿。分号主要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有分清分句层次的作用。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文中的语句。破折号后面的第一个逗号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着强调主语的作用。最后的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8)、本句中的书名号用来表示小说、剧作名。顿号表示并列词语间的停顿。逗号表示句子间的一般性停顿。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9)、本句中第一个逗号表示句子间一般性停顿。冒号对下问有提示作用,强调下文是重要的部分。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10)、本句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别人的话。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第一个破折号表示后面的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解释说明。逗号表示非主谓句后的停顿。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第二个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换。 (11)、 头一个逗号用在句首状语之后。第二个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间隔号用在音译的姓和名之间表示姓名的分界。第一个句号表示一个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第三个逗号用在两个分句之间。破折号在此起解释说明作用。最后的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12)、本句的着重号起到提醒读者特别注意这些字、词、句的作用。第一个逗号表示句中的一般性停顿。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逗号表示句中的一般性停顿。间隔号表示音义的姓和名之间的分界。句尾的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13)、句的专名号表示人命、朝代名和地名。专名号标在字的下面,一般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14)、逗号表示分句之间和变式句后置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并列的两组分句之间的停顿。冒号表示下句是总括语。句号表示这个陈述句的停顿。 (15)、第一个逗号表示第一个分句之后的停顿,破折号表示语意的转换,第二个逗号表示非主谓句后的停顿。叹号表示感叹句后的停顿。 81、(1)、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 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 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 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2)、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 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但是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象苏东坡在《菜羹赋》里所说的:“汲幽泉以揉濯,持露叶与琼枝。” (3)、毛主席在一九四一年五月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于实事求是是做了最确切的解释:“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这里所说的实事求是,不但是我们大家公认为最好的学习态度,而且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所必须的正确态度。 (4)、的确,即使在战争年月,生活中仍然是有美的图景的。这就在于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象这样给予艺术的表现? (5)、这种个人主义的表现就是:某些人在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时候,常把个人利益摆在前面,而把党的利益摆在后面;或者他对于个人总是患得患失,计较个人利益;或者假公营私,借着党的工作去达到他个人的某种目的;或者借口原则问题、借口党的利益,用这些大帽子去打击报复他私人所怀恨的同志。讲到待遇、享受和其他个人生活问题,他总企图要超过别人,和待遇最高的人比较,“孜孜以求之”,并且以此夸耀于人。 82、(1)、将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因为前后两个引号中的文字是一句话,这里的冒号只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它不能统领前一引号里的“好了,别说了”。 (2)、《文学和出汗》以及《中国人失去自信心了吗》两个并列篇名之间要用顿号。后引号和点号连用的时候,如果引文是完整地照录别人的话,引文末尾的点号就放在后引号之前。如果是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点号就放在后引号之后。本句引用的是一部分文句,所以逗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后面。 (3)、 第一个句号应该放在第一个后引号的前面。最后的句号也应该放在最后一个后引号之前。 (4)、报刊专栏名不应该用书名号,应将书名号给为引号;“什么是学习障碍”是文章篇名,应将引号改为书名号。 (5)、“朝阳”、“松柏”和“山峰”是并列列举的名词,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同样的道理,“白杨”、“灯火”、“列车”和“日历”之间也应该用顿号。 (6)、“水平”之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虽然它处在宾语内部,却相当于分句之间的停顿。 (7)、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因为前句不是疑问句。 (8)、 这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用“只有??才能??才能”关联,所以本句中的第一个句号应该改为逗号。文章中不该用句号的地方用了句号,会使句子层次不清,表意不明。 (9)、冒号改为破折号。因为破折号在这里能起到结实说明的作用,而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话语后或总括语前的停顿。 (10)、在句子中表示列举的时候,几个并列列举项之间都要用顿号。但是,如果用了连词“和”的地方,就不能在“和”的前面再用顿号了。 第六章 语用 一、学习提要 1. 语用概说

(1)语用和语用学

语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活动,特别是话语表达和话语话语理解等活动。话语在

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语意具体化,二是产生言外之意。

语用学是研究语用的科学。语用学和修辞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都是研究语言运用问题,但修辞学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主要立足于表达的角度,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利用语言本身的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语用学则立足于言语交际这一广阔视角,重点研究言语交际者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如何利用语境准确而得体地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

(2)话语交际的过程和原则 话语交际的过程可切分为编码、输出、传递、接收、解码和反馈六个环节。话语交际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接话原则。

(3)制约话语交际的要素是:交际目的、交际对象、言语背景、话语场景、语体风格和美学情趣. 2. 话语的表达 (1)语句的选择

①词语的选择 词语的选择有两个层级的要求:选准词语,使语句稳妥;锤炼词语,使语句生挥。

②句子的配置 从语用的角度考虑,句子的配置的基本要求是:求得上下文的紧密联系和协调;要合乎事理逻辑,使意思严密突出;要随情设句切情切景增强话语的艺术魅力。主要包括: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选择配置。

③节律的调整 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音节的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韵脚的和谐自然,叠音的优美传神等方面。 (2)辞格的运用

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具有固定格式的话语形式。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夸张、双关、婉曲、映衬、示现、移就、移觉(通感)拈连、借代、仿拟、反语、对比、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设问、反问、错综、舛互、警策。辞格的综合运用包括辞格的连用、套用和兼用。 (3)语篇的组织

语篇是大于句子的语用单位,可以是一个句群,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甚至一部著作。语篇的组织法有很大的灵活性,一般可以从中心的安置、语句的照应、句段的衔接等方面来看。 3. 话语的理解

话语的理解,是受话人在一定的交际过程中利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对发话人的话语进行解码的活动。有些话语意义比较显豁,只通过话语本身就可以理解,这种意义叫“言内意义”。一般可以通过信息结构的分析、指示语的把握和前提的推断这三方面来理解。话语意义比较隐晦,话语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发话人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这种意义叫“言外意义”。对于言外意义的理解,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言内意义的引申;违约话语行为的判定;借助于准语言的暗示;语境的联想。 4. 语体和风格

由不同语境类型决定的语言风格,称为语体风格,依据语体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风格类别,就叫语体。语体首先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再分类,从而形成现代汉语的语体分类系统。

语言风格是语言表达上特有的格调和气派。一般可分为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个人风格和表现风格。语体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二、强化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语用 2、语言背景 3、长句 4、短句 5、排比 6、层递 7、顶真 8、回环 9、比喻 10、比拟 11、借代 12、夸张 13、对偶 14、反复 15、舛互

16、通感(移觉) 17、拈连 18、仿词 19、反语 20、飞白 21、双关 22、别解 23、对比

24、映衬(衬托) 25、示现 26、错综 27、婉曲 28、警策 29、设问 30、反问

31、词语的移用 32、词语的代用 33、词语的仿用 34、言内意义 35、言外意义 36、指示语 37、语体

38、语言风格 (二)判断改错 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所用的辞格是对偶中的正对。 2、“一切的希望又重新发芽了” 所用辞格是比喻。 3、“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所用辞格是借喻。 4、“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所用辞格是对偶。 5、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名,而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6、“这小家伙人小心不小,竟这样神态自若。”所用辞格是对比。 7、“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脾气急点。”所用辞格是警策。 8、“南昆仑山上的水??绿得那么鲜艳,带着一股子甜意。”所用辞格是“移觉”。 9、移觉是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 10、“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伙儿都很佩服他。”所用辞格是比喻。 11、“暮色来得很快,只一忽儿,原来七彩缤纷的天幕便像错放了染料一样,幽幽地黑了下来,像我那颗出其不意地黯淡下来的心??”所用辞格是对比。 12、“阿里山瓜子 —— 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的广告词)”所用辞格是双关。 13、“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她的眼泪像瀑布般直泻下来。”是“比喻兼夸张”的套用。 14、口头语体就是口头语言。 15、诗广告、书信体小说等形式属于事务语体的范畴。 16、“他身残志不残” 所用辞格是拈连。 (三)单项选择

1、修辞这一术语的含义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我们应该学点语法和修辞。”中“修辞” 的含义是( ) A、修辞规律 B、修辞活动 C、修辞学 D、修辞格

3、??蓦地那手又在她胸前摸了一把,六宝直叫起来,出惊地喊了一声:“嗳哟!“什么事? ”同在那筐子边捋叶的四大娘问了,抬起头来。六宝觉得自己脸上热烘烘的,她偷偷地瞪了阿多一眼,就赶快低下头,很快地捋叶,一边回答:“没有什么。想来是毛毛虫剌了我一下。(茅盾《春蚕》)例中六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

A、适量准则 B、真实准则 C、关联准则 D、明白准则 4、那大嫂看着手中的车票,眼里含着热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笑了笑,心想这大嫂真有意思,大概还想还钱呢,就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例中,雷锋为表达“别问了”这一含意,而有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 A、适量准则 B、真实准则 C、关联准则 D、明白准则 5、甲:我烧的这几道菜怎么样? 乙:我这几天口不大识味。

例中,乙为表达“菜的味道不怎么样”这一言外之意,而有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 A、适量准则 B、真实准则 C、关联准则 D、明白准则

6、北静王见他语言清朗,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余恩,果如所言,亦荫生辈之幸矣。”(曹雪芹《红楼梦》第15回)例中交际双方都遵守着貌原则中的( ) A、损益准则 B、褒贬准则 C、一致准则 D、同情准则

7、两位胖胖先生,彼此弯腰拱手,满面油晃晃的正在开始他们的攀谈──“贵姓???”“敝姓钱。”“哦,久仰久仰!还没有请教台甫??”“草字阔亭。”“高雅高雅。贵处是???”“就是上海??”“哦哦,那好极了,这真是??”(鲁迅《论讽刺》)例中交际双方都着礼貌原则中的( ) A、损益准则 B、褒贬准则 C、一致准则 D、同情准则 8、“1913年1月26日,警方终于将一个庞大的盗窃团伙一网打尽,蒙娜丽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卢浮宫。”中所用辞格是( )

A、仿拟 B、夸张 C、比喻 D、借代 9、“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带着满头霜花回到故乡,第一要紧的便是看望小桥。”中所用的辞格是(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