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送车辆到大修厂。(2)走行运营车辆。(3)运送新车辆。(4)同一期工程跨线修建时,两线间需设置联络线,近期作正线使用。(5)特殊用途。 3.线路埋设方式分为几种情况?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地面线、地下线、高架线。
特点:(1)地面线节约投资,但噪音大,占地大。(2)地下线投资大。(3)高架线占地少,噪音大,但比地下线一般能降低工程投资1/3~1/5。
4.地铁限界确定的依据有哪些?车站建筑限界确定应遵循哪些规定?
(1)限界是确定行车轨道周围构筑物净空的大小,是管线和设备安装相互位置的依据,是专业间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它应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限界应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和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受电方式、施工方法、设备安装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计算确定。
(3)限界一般是按平直线路的条件进行确定。而曲线和道岔区的限界应在直线地段限界基础上根据车辆的有关尺寸及不同曲线半径、超高,不同道岔类型分别进行加宽和加高。 (4)在制定限界时,对结构施工、测量、变形误差,设备制造和安装误差,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难于预计的其他因素在内的安全留量等,都应分别进行研究确定。 5.线路的作用有哪些?线路方向及路由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线路的作用:(1)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交通服务。(2)其它:包括为战备、物资运输、安装电缆等服务。
考虑的主要因素:(1)客流分布与客流方向。(2)城市道路线网分布状况。(3)隧道主体结构施工方法。(4)城市经济实力。
6.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有那些?辅助线的分类及用途?
影响车站分布的因素:(1)大型客流集散点。(2)城市规模大小。(3)城区人口密度。 (4)线路长度。(5)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6)地铁线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7)人们对站间距离的要求。
辅助线的分类:辅助线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折返线、存车线、渡线、联络线、车辆段出入线。 辅助线的用途:(1)折返线 、存车线:折返线为供运营列车往返运行时的调头转线及夜间存车的;存车线供故障列车停放及夜间存车。(2)联络线:为沟通两条独立运营路线而设置的连接线,为两线车辆过线服务。(3)车辆段(车场)出入线:是正线与车辆段间的连接线,是车辆段与正线间的联络通道。
7.折返线的形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车辆出入线的布置形式有哪些?
(1)双折返线:可设于列车的区段折返站上或端部折返站上,折返能力可大于30对/时,当
折返列车对数少时,可以留出一条线作为存车线。
(2)单折返线。折返能力和灵活性稍差,折返与存车不能兼顾,一般多单独用作存车线。 (3)渡线折返线。作为正常列车运行的折返线,只适用于终端站上。若采用站后折返,车站可用侧式站台,渡线短,节省折返时间;若采用站前折返,车站一般采用岛式站台,方便乘客乘车。
(4)侧线折返线。是区段列车折返线形式,主要用在高架线上。需要折返的列车运用正线折返,后续前进列车在高峰时间内,可以通过侧线越行,在平常时间内,后续列车仍可沿正线运行。
(5)环线折返线。折返能力可与正线匹配一致,并可使列车来回换边,避免车轮偏磨,但是折返距离长,增加运营列车数量,需要适合的地形条件。
(6)综合折返线。综合折返线是集折返、乘客上下车、列车越行、列车出入场以及列车转线联络等功能中的两项至多项的折返线形式。
车辆出入线的布置形式:(1)与正线平面交叉形式(2)与正线立体交叉形式 8.线路平面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一般原则是什么?
(1)地铁线路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2)双线右侧行车制(3)线路最高运行速度 9.左右线的常见关系有哪几种?车站站位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1)左右线等高并列平行(2)左右线等高并列平行(3)左右线上下重叠(4)左右线分开 车站站位选择的原则:(1)方便乘客使用(2)与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密切结合(3)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结合(4)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5)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