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嶅笀鏁寸悊)鐗╃悊鍏勾绾т笅鍐屻€婄鍗佺珷绗竴鑺?娴姏銆嬬渷浼樿川璇句竴绛夊鏁欐 - 鐧惧害鏂囧簱

9

第三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

●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10

●教学方法: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11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质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

2.实验:

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质疑]:(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 因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空心的,F浮>G物,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12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