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权变性原则。是指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审时度势,变换行使权力的方法和手段,调整领导权力的计划和目标。 7、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
1、适当原则;2、责任原则;3、可控原则;4、信任原则;5、考绩原则。 8、简述领导授权的程序。
1、确定授权的工作内容;2、选择授权的对象;3、正式授予权力并明确责任;4、坚持请示汇报制度,及时检查监督。
9、简述领导权力腐败的特征。
1、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2、主要内容为寻租与造租;3、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向法人化与集团化;4、范围扩大,程度加深;5、新形势不断涌现。 10、简述领导权力腐败的危害。
1、直接损害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并可能造成危及根本的合法性危机;2、直接消解了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朝着民主化方面发展的积极力量;3、阻碍了行政与经济体制的变革。一方面,不利于行政管理机构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经济体制的运行及其变革产生阻碍作用;4、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5、已经、并将继续对经济收入的分配产生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6、完全可能造成优秀人才的外流和埋没;7、会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 11、简述领导权力制约的功能。
领导权力制约的基本功能是对权力正常运行的肯定和保护,是对权力偏离轨道的防范与矫正,是对权力的补充与完善。它具体表现为:1、导向功能,即引导权力始终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行;2、保障功能,即保证社会公仆忠实地为人民服务;3、防范功能,即预防和阻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发展;4、矫正功能,即对偏离正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5、惩戒功能,即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予以必要的制裁;6、调整功能,即使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之间的矛盾得到及时调解。
12、领导权力只能用权力进行制约,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对领导权力进行制约,单靠某一种制约方式,都可能给权力拥有者留下滥用权力的空间,从而以权谋私,产生权力腐败。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除了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制约机制外,还应有以道德制约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以及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权利制约机制。而且这三种制约机制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 五、论述题
1、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1)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首先,必须置身于一定的政体下进行,我国的政体是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其次,必须与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相一致。 最后,必须与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运用相配套。
(2)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
我国作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必须遵从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实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运行,要利用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
(3)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4)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与心理倾向等。民族传统文化对行政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起着长久的、潜在的、无形的与不可估量的影响。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1)组织职能的配置是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的基础。 (2)组织是领导权力合理划分与配置的载体。 (3)组织人员是领导权力行使的主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 ,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2、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
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
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或相互监督的关系。监督者负有监督的权力或职责。以权力制约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 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
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涵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
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
此种制约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它的主要涵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遏权力之滥用的作用。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
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两种机制都属于统治体系的内部监督。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意在使公共权力内部的机构和官员实行相互的监督与制约,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机制在于培养官员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制约的能力。而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监督。这三种机制是可以相互并存、相辅相成的。
在制度建设中,这三种制约机制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就是在每一种机制的内部也要相互配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领导体制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2、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6
3、职能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
4、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5、集权制是指一切重大问题的最后决定权都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必须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或决定办事的领导体制。
6、 分权制是指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独立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解决问题,上级对下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随便干预的领导体制。 7、完整制是指属于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的领导体制。 8、分离制是指凡属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不集中于一位行政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而是按照各个行政领导机关的不同职责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限,且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并制约的领导体制。
9、一长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10、委员会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11、层次制是指将一个领导机关在纵向上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个下属层级对上一个层级负责,从指挥中心到基层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式那样的指挥系统,每一个层级的领导业务范围基本相同,但管辖的范围与规模随层级的降低而逐渐缩小的领导体制。
12、职能制是指在一个领导机关中在横向上平行地设置若干个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各个职能部门所管辖的范围都以本领导机关的整体为对象,只是工作的性质与内容不同的领导体制。 13、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于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四、简答题
1、简述领导体制的特征。
1、系统性;2、根本性;3、全局性;4、稳定性。 2、简述领导体制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领导体制作为社会政治体制中的核心内容,其在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与作用。领导体制的作用:1、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有助于协调各级各类领导机构;3、有助于造就更优秀的领导者;4、有助于建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良性关系;5、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增强领导活动的效率与活力;6、有助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3、简述领导体制的结构。
领导体制的组织结构作为领导内部各个基本要素的组合形式及相互关系与联系方式,主要有四种基本表现形式:1、直线式;2、职能式;3、混合式;4、矩阵式。 4、简述领导体制的类型。
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或者称之为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 5、简述西方领导体制的变迁及其对我国领导体制的启示。
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领导体制,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1)家长
7
制领导;(2)经理制领导;(3)职业“软专家” 领导制;(4)专家集团领导制;(5)多级领导制。从宏观角度来看,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领导体制,也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统治阶级平等地掌握政权,并对其他阶级实行统治。
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以及政治领导体制演变的过程进行简略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大体上是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状况的,同时也不得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某些相应的变革。因此在总体上是符合领导体制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领导体制反映了社会大生产的某些客观要求,同时具备日益完善的内容与形式,因而对于我们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好经济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资产阶级民主制虽然在本质上是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专政,但其在内容与形式上,比如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议会制以及进行分级分权的管理等,对于完善我国的政治领导建设都有可供参考的价值。 6、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中央集权式的领导和管理。 7、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
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阶段;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年-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4、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五、论述题
1、试述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以及改革的原则与内容。
主要弊端:1、权力过分集中;2、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3、领导法规的缺失。
改革的原则:1、领导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2、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3、效能与效率原则;4、统一原则;5、精简原则;6、权责相称原则。
改革的内容:1、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理清政府职能;2、按照统一、精简的原则构建政府的组织结构,精简机构;3、按照权责相称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4、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原则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 2、结合WTO的要求,试述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前景。
面对WTO规则的运作,对中国领导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并融入国际经济大潮,从而解决领导体制的滞后性,实现政府自身管理改革的目标:精干,高效,公正,廉洁,是中国入世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必须在以下方面努力:
1、实现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2、建立与WTO规则对接的政府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3、推行政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4、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5、改进公共服务方式;6、按照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改进行政审批制度;7、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领导形象。
第四章 三、名词解释
1、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它与领导者、被领导者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基本要素。
2、领导环境发展是指领导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适于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全新环境条件,实现领导环境的优化乃至创新。
3、文化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条件、方式、状态和结果的综合体。
4、文化生态学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5、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关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