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重估报告 - 图文

含氮量中等,含全磷及速效磷较低,全钾含量一般,速效钾较为丰富。微量元素钼、硼、锌、铜、锰分布不均匀。

项目区降水丰富,地势适中,年均降水量高于年均径流量,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7-18米,降深2米,均为砂卵石孔隙微承压水,水量较少,单位涌水量42.7吨/昼夜。水资源较丰富,大气降水可保障补给项目内灌溉蓄水水源的水量,灌溉蓄水水源主要来自项目区外东面的漳河、西面的许山水库、五七长渠、三八水库等10多个水库和200多口坑塘,总蓄水量达315万立方米,完全能够保证项目区用水需求。

优越的水资源有利于项目的开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项目区内灌溉水系地势复杂,很难实现田块的自流灌排,同时丰富的水资源也为该区带来了频繁的防汛、防涝等自然灾害和水环境污染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稳产、高产和可持续发展。

(3)气候

项目区位于鄂西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土质较肥沃,耕作层厚。气候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是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1891小时,年辐射总量在102-108千卡/平方厘米之间,且分布合理;二是气候温和,无霜期长达268天,大于10℃的积温5421℃;三是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在906-1272.9mm之间。充沛的光热资源基本上能够满足水稻、小麦、豆类等多种农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适宜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

(4)植被

地带性顶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目前该地的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现有植被以人工栽培

9 / 106

为主。丘陵岗地以人工林及自然生杂灌木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金水柑和碰柑等品种的柑桔为主。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花生、芝麻、蔬菜、西瓜等。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丘岗、渠堤和田坎上,主要有马鞭草、绊根草等。

(5)自然灾害

干旱是该区的主要农业自然灾害,不同强度,不同季节的干旱平均一年两遇。春旱为十年三、四遇,伏旱为十年八、九遇,比较严重的伏旱每隔三、四年即有一次,是影响项目区农业生产的最大灾害,秋冬干旱十年七遇。

涝渍最早始于4月上旬 ,最晚止于9月下旬 ,主要出现在6-7月的梅雨期内,夏汛约十年五遇,秋汛约十年二遇。

低温冷害多发生于春秋两季,主要原因是北方冷空气南下,气温急剧下降而引起的。春季低温常导致早、中稻烂秧、僵苗迟发,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机率约十年四遇;秋季低温主要影响晚稻抽穗扬花,秋寒出现最早为9月10日,最迟为9月28日,项目区内双季晚稻的安全齐穗期为9月15日左右。

2.1.3自然资源

(1)光热资源

项目区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是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1891小时,年辐射总量在102-108千卡/平方厘米之间,且分布合理;二是气候温和,无霜期长达268天,大于10℃的积温5421℃。充沛的光热资源基本上能够

10 / 106

满足水稻、小麦、豆类等多种农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

(2)水资源

项目区降水丰富,地势适中,年均降水量高于年均径流量,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7-18米,降深2米,均为砂卵石孔隙微承压水,水量较少,单位涌水量42.7吨/昼夜。水资源较丰富,大气降水可保障补给项目内灌溉蓄水水源的水量,灌溉蓄水水源主要来自项目区外东面的漳河、西面的许山水库、五七长渠、三八水库等10多个水库和200多口坑塘,总蓄水量达315万立方米,完全能够保证项目区用水需求。

(3)生物资源

地带性顶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目前该地的原生植被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现有植被以人工栽培为主。丘陵岗地以人工林及自然生杂灌木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金水柑和碰柑等品种的柑桔为主。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花生、芝麻、蔬菜、西瓜等。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丘岗、渠堤和田坎上,主要有马鞭草、绊根草等。

2.1.4经济条件

(1)耕作制度

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省耕作制度调查情况如下表:

表2-1 省标准耕作制度

11 / 106

市区 耕作制度 …… 熟制 襄樊市 襄阳区 市 孝感市 新洲区 兴山区 麦—稻、麦—玉米、麦/棉、油—稻 麦—稻、麦—玉米、麦/棉、油—稻 油—稻—稻、麦—稻、麦/棉 油—稻—稻、麦—稻、麦/棉 油—稻—稻、麦—稻、麦/棉 麦—稻、小麦—玉米、油菜—玉米 ……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中三熟、一年两熟 中三熟、一年两熟 中三熟、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市为长江中下游沿江平原二级区;复种类型为一年两熟、中三熟,复种制度为油-稻-稻、麦-稻、麦/棉; 基准作物为中稻,指定作物为中稻、油菜。

(2)社会经济条件

辖18 个行政村2个社区,111 个村(居)民小组,14489户,总人口40080 人,其中农业人口35583人,非农业人口4497人,劳动力26481人。全镇国土面积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83.5公顷,水域34平方公里,林地19.53 千公顷,森林覆盖率55%。

全镇社会生产总值42.45 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806 万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6 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600元。全年完成农业生产总值9.45亿元。全镇粮食种植面积7708公顷,产量5.3 万吨;油料播种面积2838 公顷,总产7960吨;生猪出栏15.2万头;蔬菜种植面积1667公顷,产量45000吨;菌耳产量730吨,水果产量1.55 万吨,水产品产量5240吨;湿地松速生丰产林规模5333.3公顷。

全镇工业总产值29.3 亿元。工业企业101个,其中规模企业28

12 / 10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