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轨道石门

开采M6煤层时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龙潭组(P3l)顶部灰岩及砂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及长兴组(P3c)中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据目前抽水成果其富水性弱,但其富水性不均一;开采M14、M16、M26、M30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龙潭组(P3l)的薄层灰岩及砂岩裂隙岩溶含水层,其富水性弱;各含水层均出露于地表,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

采区内最大的溪流为长菁河,由北向南从采区中部穿过,河床标高+1868~+1785m,为当地侵蚀基准面。丰水期最大流量178.55L/s。所有可采煤层的底板的平均标高均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下。本采区应属以裂隙为主,直接顶板进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裂隙充水矿床。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212轨道石门掘进,从副斜井F14#点后8.75m处为开口中心,按129°方位、5‰°度坡度掘进到设计位置;212运输石门回风联络巷掘进,从212轨道石门设计位置开口,按45°方位、-15°31′坡度掘进至设计位置。

第二节 巷道支护说明

一、 巷道形状、尺寸及支护要求:

1. 巷道形状:半圆拱型断面。 2. 巷道尺寸及支护要求:

212轨道石门、212运输石门回风联络,净中高为3.4m,净下宽为4.4m,采用锚网索喷支护。锚杆采用Φ20mm的右旋等强度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800mm,锚索Φ15.24mm钢绞线(L=6300mm)间、排距1600mm,喷射200#砼,喷浆厚度为100mm。

3. 水沟尺寸:水沟---宽3深=300mm3300mm,布置在巷道前进方向的左帮。 4. 在施工过程中,顶锚杆必须紧跟迎头,帮锚滞后迎头不得超过15m,锚索滞后迎头

不得超过10m,遇地质构造时帮、顶锚杆、锚索必须紧跟迎头支护。

二、锚网索喷支护:

1. 支护材料:

1) 锚杆采用Φ20-2000mm的右旋等强度螺纹钢锚杆;托板规格1503150mm,托板厚度

8mm,锚杆外露(露出托盘)长度不得大于50mm,且不得小于20mm。

2) 锚索采用φ15.2436300 mm的钢绞线,托板规格3003300mm,锚索外露长度(露出

托盘)控制在150-300mm,锚索间、排距1600mm。

3) 钢筋网采用φ6.5mm钢筋进行加工,网幅200031000mm,网格1003100mm,网与网

之间搭接100mm,每间隔200mm采用12#铁丝进行双股捆扎。

4) 喷浆混凝土标号为C20,水泥强度等级32.5MPa。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

告。砂选用中砂,平均粒径0.35-0.5mm。砂中含泥量≤3%,砂子必须有试验报告。混凝土含泥量≤1%,所有石子应有试验报告。水质要求应遵照JG63-89《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5) 喷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水泥:砂:水=1:2.34:0.4,水泥标号采用32.5R,速凝剂

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2~4%。 2. 支护工艺流程:

检查安全情况→打锚杆(索)眼→清孔→上锚固剂→安装锚杆(索)→挂网→网片搭接处理→上锚杆(索)托盘紧固→初喷(不得出现露网)先顶后帮、先凹后凸→复喷。

第三节 装载与运输

一、装载与运输方式:

掘进过程中采用溜子、皮带出渣,人工辅助清理浮矸。 二、装载、运输设备配备:

掘进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装渣,运输设备主要是溜子、皮带,具体设备配备参数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1 2 胶带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 型号 STJ-800 SWG-40T 数量 固定方式 1 1 运输方式 运输距离(m) 100 70 备注 三、运输路线:

矸石运输路线:工作面→212运输石门回风联络巷→212轨道石门→副斜井→地面翻矸点。

材料设备运输路线:地面→副斜井→212轨道石门→212运输石门回风联络巷→工作面。 四、运输方式及要求:

1. 装矸过程中或装矸前,迎头必须进行洒水消尘。

2. 绞车提放过程中,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 行车不行人”制度。

第四节 管线铺设

一、管线铺设:

1. 风管、水管采用φ12.5mm的钢丝绳进行吊挂,并且吊挂间距为5m。

2. 管子吊挂时,管子与管子之间的间距为0.2m。 3. 管子吊挂时,必须从下往上,从大到小往上进行吊挂。

4. 管子吊挂时,从下往上第一棵管子悬挂高度距巷道底板不得低于0.6m,距工作面距离

不得超过20m。其中:供水、防尘系统:每隔50m接一个三通。压风系统:每隔50m接一个三通,并且每隔50m安设一组压风自救系统,迎头往后25-40m安设两组压风自救设施,每一组压风自救袋不得少于6个。

5. 各类电缆必须悬挂在电缆钩上,且每钩只准挂一根电缆。电缆按照电压高低等级由上

往下敷设,不得与风筒及瓦斯管吊在同侧。 6. 电缆钩与电缆钩的间距不得大于700mm。

7. 电缆吊挂高度距巷道底板不得低于1800mm(指吊挂电缆的走线高度)。

第四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通风系统

一、通风方式、供风距离及通风设备设施: 1. 通风方式:压入式通风。

2. 供风距离:后期最大距离约198m。

3. 风筒敷设方式:沿巷吊挂,吊挂平、直、稳,无死弯和破口,以减少通风阻力和风量

损失。工作面的风筒采用钢丝绳进行吊挂,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得大于5m,位于巷道上帮。

4. 通风设备设施的安装位置:局扇安装在地面副斜井井口附近,且必须距副斜井井口20

米,局扇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且能自动切换。

二、风量计算

1、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掘=1253QCH43KCH4 =12530.832.0 =200(m3/min)

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 3/min,可

按条件相似的工作面推算;

K掘通---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平均值之

比。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

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取最大值。没有观测数据时,机掘工作面 K掘通=1.2~2.0,炮掘工作面K掘通=1.8~2.5。

2、按炸药消耗量计算: Q掘=10A=10322.6=226m3/min

上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A——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10——每公斤炸药所需风量。

3、按当班掘进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 Q掘=4N=4m3/min2人316人=64m3/min

上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

N——工作面同时最多人数,N取16人;

4——每人每分钟应供应的最低风量。 4、工作面所需吸入风量计算: Q掘吸=Qmax/(1-3%) =565/(1-3%) =548m3/min

5、按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入风量验算: Q掘=Qf3I3kf=10.03131.34=13.4(m3/s) 式中:

Qf—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最大风量,工作面选用的局扇型号为BFD№-7.1/2330kw,风量范围为430~600m3/min,最小吸风量Qf=7.2m3/s,最大吸风量10.0m3/s; 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取1台; kf—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34。

Q掘=10.03131.34=13.4(m3/s),即局部通风机安设地点的供风量需大于13.4m3/s才不会产生循环风。设计将局部通风机安设于主要进风巷处,其过风量均大于13.4m3/s。

6、掘进工作面风速验算: (1)按最低风速验算:

Q岩≥9S岩 =9311.88=106.9m3/min (2)按最高风速验算:

Q岩≤240S岩 =240312.8=3072m3/min

三、局部通风机选型计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