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10分 一、诊断 2分
1. 新生儿肺炎(生后感染性) 1分 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分 二、诊断依据 2分
1. 新生儿肺炎(生后感染性) 1分(接触史0.25分;临床表现0.25分;体征0.25分;胸片
0.25分)
患儿急性起病。病前有“感冒”病人接触史。临床主要以口吐沫、呛奶4天,伴嗓子呼噜声为主要表现。查体呼吸稍促,口周青,双肺呼吸音粗。胸片:双肺纹理粗多,左下肺可见斑片影。故诊断新生儿肺炎明确。因患儿发病日龄较大,考虑为生后感染性。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分(日龄0.5分;体征0.5分)
患儿为足月儿,于生后3天出现皮肤黄染,入院前一天发现皮肤黄染较前加重,现日龄已经14天。查体:面部、躯干、四肢杏黄染。患儿黄疸延迟消退,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成立。 三、 鉴别诊断 2分
1.新生儿非产时吸入性肺炎 1分(病因0.5分;否认奶汁吸入史0.5分) 本病主要因患儿存在消化道或呼吸道畸形引起反复呛奶,或因喂养不当导致奶汁误吸而引起肺部化学性刺激或继发感染所致。本患儿日龄较大,存在肺炎,应考虑本病。但患儿不存在上述畸形的表现,而且家长否认奶汁吸入史,故该病可以除外。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分 (1)感染因素:0.5分
本患儿日龄14天,口吐沫、呛奶4天,有明确的肺部感染存在,故感染可使黄疸加重并延迟消退。
(2)围产因素:0.25分
本患儿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无产伤所致头颅血肿及内脏出血,此因素可以除外。 (3)溶血因素:0.25分
母子血型均为“B”型,无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ABO系统)发生的条件。本患儿生后出现皮肤黄染时间不早,一般情况尚可,血常规显示无贫血、网织不高,不支持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Rh系统)。红细胞膜和酶的异常,如遗传性球型细胞增多症、G-6-PD酶缺乏症等均可导致黄疸。本患儿父母均为北方人,无黄疸和贫血家族遗传病史,故可除外。 四、辅助检查 2分 1.血气分析 0.5分
2.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0.5分 3.肝功能 0.5分
4.气道分泌物培养 0.5分 五、治疗原则 2分
1.保持呼吸道通畅。0.25分
2.抗感染治疗。0.25分
3.退黄治疗:间断蓝光照射、口服中药退黄。0.25分 4.监测生命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0.25分
9
病例三 (中)
患儿,男,日龄36小时,主因呼吸促36小时,易惊24小时于2006年6月2日收入院。 患儿入院前36小时(即生后)出现呼吸促,口周青, 口吐少许泡沫,无发热。入院前24
小时(生后12小时) 出现易惊,哭声尖,时有四肢抖动,刺激后加重,无明显抽搐, 纳奶欠佳,当地医院给予吸氧治疗无好转。入院当天到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5200/mm3(15.2×109/L),血红蛋白192g/L,血小板300×109/L, CRP<8mg/L, 胸片提示双肺纹理粗多,两肺内带可见斑片影,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生后小便正常。现为过渡便。
G1P1,孕37周剖宫产(因母患妊高症),出生体重2600克,分娩前胎心100次/分,Apger评分1分钟6分,5分钟9分,10分钟10分。羊水Ⅱo粪染。母孕34周发现患妊高症,血压最高160/110mmHg,口服心痛定治疗, 血压控制不满意。
入院查体:T 36.5℃,R 56次/分,P 110次/分,BP73/36mmHg,精神反应弱,哭声尖直,易激惹,呼吸促,口鼻周发青,无鼻扇及三凹征,前囟平,张力不高。全身皮肤较干燥,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减低,手足指趾甲可见粪染。握持及拥抱反射引出不完全。 问题: 3. 诊断
4. 诊断依据 5. 鉴别诊断 6. 辅助检查 7. 治疗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