璁$畻鏈虹綉缁滆鍚庝範棰樼瓟妗堣阿甯屼粊绗簲鐗?- 鐧惧害鏂囧簱

答:对时间以T秒为单位分槽。在时槽1,源结点交换机发送第1个分组。在时槽2的开始,第2个结点交换机收到了分组,但不能应答。在时槽3的开始,第3个结点交换机收到了分组,但也不能应答。这样,此后所有的路由器都不会应答。仅当目的主机从目的地结点交换机取得分组时,才会发送第1个应答。现在确认应答开始往回传播。在源结点交换机可以发送第2个分组之前,需两次穿行该子网,需要花费的时间等于2(n-1)T。所以,源结点交换机往目的主机投递分组的速度是每2(n-1)T秒1个分组。显然这种协议的效率是很低的。

5-11有AB和BC两条链路。A经过B向C发送数据。若B收到A发来的数据时,可以先向C转发再向A发确认,也可以把这顺序反过来。也就是说,B要做的三件事的顺序是:按收数据-转发-发确认,或:接收数据-发确认-转发。现假定B在做完第二件事后处理机出现故障,存储器中所存信息全部丢失,但很快又恢复了工作。试证明:只有采用端到端发确认信息的方法(即从C向A发确认信息),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数据都能从A经B正确无误地交付到C。

答:情形1:如B采用按收数据-转发-发确认顺序工作,在把A的数据转发给C后(随后C接收到该数据),处理机出现故障,存储器中所存信息全部丢失,无法发确认给A;A在重发计时器到时后仍未收到确认,就会重发,这时B已恢复工作,再转发给C,则C收到两个重复的数据。

情形2:如B采用接收数据-发确认-转发顺序工作,在向A发送完确认后(随后A收到确认,认为该数据已成功交付),处理机出现故障,存储器中所存信息全部丢失,无法转发给C,而A认为该数据已成功交付,导致数据丢失。

因此就算所有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都工作正常,端到端的通信不一定可靠。

如果采用端到端发确认信息的方法,情形1中C在收到数据后,会给A发送确认,A收到后不会重发数据。在情形2中,C未收到数据,没有给A发送确认,A在重发计时器到时后未收到确认,就重发数据,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所以只有采用端到端发确认信息的方法,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数据都能从A经B正确无误地交付到C。

第六章网络互连

6-03作为中间系统。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答:转发器:是物理层中间设备。主要作用是在物理层中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 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中间设备。主要作用是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

路由器:网络层的中间设备。作用是在互连网中完成路由选择的功能。

网关:网络层以上的中间系统。作用是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以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

6-0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答: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从而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6-09(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

(2)一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台主机?

(3) 一A类网络和一B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bit的8bit,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

不同?

(4) 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5) 一个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6) 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

地址?

(7) 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答:

(1) 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值。但也可以是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的8位决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