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交流:
1、在组内交流整理的内容。 2、组内尝试解决自己所提的问题。 三、汇报点评:
结合小组的汇报,帮助学生总结内容的呈现形式:可以采用列举(如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可以列举一些解决问题的实例)、表格或网络图等呈现形式,对于学生所做的好的总结,应加以评价并请学生介绍整理总结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小组订正。) 2、小组合作完成第5题。
提示:要先根据高与底面半径的比求出高的长度。
3、完成第3题。
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再反馈交流。 4、完成第4题
提示:通风管没有底面,只要求侧面积就可以了。 五、拓展延伸:
完成第6题。沙漏下部沙子的体积可以用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S表==S侧+2S底
V柱==S底h V锥==1/3S底h
导学反思 :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本小节对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这三个单元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对于其它内容来说,计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整理与复习(二)
学习目标 :
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含义。 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
1、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并说出它和比的区别。
2、比例尺怎样表示?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呢?
3、怎样把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呢?
4、说一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二、自主尝试:
第10题。本题是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学生先独立判断,再小组交流思考方法。
第12题。先让学生计算后填表,然后,让学生画图并说说图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得出y=0.8x,现价与原价成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题。本题是比例尺、面积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独立完成第8题。此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独立完成第13、14题,然后在组内订正答案。 四、拓展延伸:
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树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板书设计:
比例
比例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正比例:两个相关联的变量,比值一定。 反比例: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乘积一定。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导学反思:
我认为,今后开展复习课的教学特别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注知识点的梳理和呈现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表格法、网络法和列举法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可放手培养学生反思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二、灵活把握复习课的上课节奏问题。注意有的地方要放手让学生思考和探索,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而有的地方节奏要快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可以点到为止,不须为一些很容易的问题浪费太多的时间。
三、应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听懂,而不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更应着眼于学生整体,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