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D项正确。
27.【答案】C 【解析】秋收起义不是革命方式变化的开始,故A项错误;长征的胜利与中
央领导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故C项正确;八七会议做出了武装反抗的决策,却不是武装起义的开始,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中共中央领导并未变化,故D项错误。 28.【答案】A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主张“先占领农村”,
与莫斯科的城市中心论对立,“成功”说明这是工农武装割据,故A项正确;建军不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故B项错误;“实现了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指的是红军长征,战略转移,发生在1934—1936年,故C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的“非正统做法”效果良好,但在抗战期间转变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而不是等到建国前才改变,故D项错误。
29.【答案】D 【解析】长征的直接原因是“左”倾错误导致反“围剿”斗争失败 30.【答案】D 【解析】中共声明的发表是在中日民族矛盾空前严重的背景下,虽然暂时停
止武力对抗方针,但不能说明中共放弃了自己的革命主张,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在“七七事变”之后,时间晚于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中共对国民党的政治主张,但是国民党并没有马上停止对中共的“围剿”,故C项错误;中共暂时放弃与国民党武装对抗的政治主张,旨在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抗击日本的侵略,故D项正确。
31.【答案】D 【解析】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应为1938年10月,广州和武汉等地的失
守,晚于题目中“徐州会战”的时间(1938年初),故①错误;此阶段,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德、日等法西斯国家的暴行采取绥靖政策,直到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才形成,故②项错误;③④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32.【答案】C 【解析】题干图片信息与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图片
并未体现出时间的长久,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图片中过去中国是树叶,日本是蚕虫,现在中国是雄鸡,日本是毛毛虫的这些信息可知该漫画表达的是中国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故C项正确;图片中并未体现两国国力,D项错误。 33.【答案】B
34.【答案】B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共谈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蒋介石表示:
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句话可知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国民党的武装力量,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国民政府的合法性,故D项错误。
35.【答案】D 【解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两国革命性质不同,故A项错误;1948年的“五一号召”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故B项错误;1953年选举的是人大代表,不属于基础民主自治,故C项错误;1982年的16字方针,健全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故D项正确。
36.【答案】C 【解析】材料中“1954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
民主统一战线、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可知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故①正确;人民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1949—1954年,此时已经不再代行人大职能,故②项错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属于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故③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监督机关,不属于国家权力机关,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37.【答案】A 【解析】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确立起来的,与图片时间
13
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材料的时间是1953年,而此时还没有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方式是普选,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1953年可知,《共同纲领》还起着代行宪法的作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图片材料《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可知选举人民代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8.【答案】C 【解析】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人民政协是
国家权力机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反映了人民政府积极探素人民当家作主的实施途径,故C项正确;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 D项错误。
39.【答案】C 【解析】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只是材料中一部分,材料还强调的是法制
建设,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制建设还不完备,不是有法不依的现象,故B项错误;从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等信息可以判断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C项正确;材料主要内容是改变领导作风,加强法制建设,并没有涉及民众法制观念, D项错误。
40.【答案】A 【解析】题干中将镇压反革命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至今都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之中,故B项错误;题干中宪法内容的修正与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之间不存在密切联系,故C项错误;宪法内容的修正不能反映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故D项错误。 41.【答案】A
42.【答案】D 【解析】香港回归并不是英国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标志,故A项错误;中国在香港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必须收回说明中国政府态度,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收复香港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香港回归主要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故D项正确。
43.【答案】C 【解析】A项仅涉及美国,不全面;B项仅提及苏联,片面;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关于战后的设想,体现了两国均想扩大势力范围、争当世界大国的企图,故C项正确;材料仅是关于战后的一些设想,没有体现战后历史的实践,故D项错误。 44.【答案】D 【解析】为了帮助欧洲恢复发展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947年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故D项正确。
45.【答案】B 【解析】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上走向联合。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
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戴高乐主义”反映了这一趋势,ACD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
46.【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和“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
结盟”可知,铁托所说的“艰苦的道路”是指不结盟运动,A项违背了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故A项错误;B项应符合冷战结束后政治格局的特点,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说明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C项正确;南斯拉夫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并非核心国,故D项错误。
47.【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法德和解的原因,而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这是作用,
故A项错误;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是法德结盟的目的,故B项错误;法德和解虽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但材料并没有体现这方面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由于美苏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故D项正确。 48.【答案】B
49.趋势:由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由特权阶层的民主到人民民主。(1分)
区别:美国:议行分离,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立,议员不能担任行政官员,行政官员也不能参
14
与议员选举;
中国:议行合一,民主集中制。(4分)
实质:古希腊:奴隶制民主;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3分) 50.(1)制定秦律,轻罪重刑。(2分)对中央集权的巩固起到重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4分)
(2)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国会参、众两院同样实行分权,可否决对方通过的法案;美国实行两党制,政治生活受两党利益争夺的影响。(6分)
(3)成立前后:1949年9月,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新时期:逐步构建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治国方略。(8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