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种植技术规程

实用标准文档

组织,使叶片呈现白色透明点,3龄以后食量增加。幼虫老熟后在枯叶下或表土下1厘米处结薄茧化蛹。 6.7.2.3.1 防治时间 5月上旬;7月中旬;9月下旬。 6.7.2.3.2 防治指标 百株产卵率≥20%,株叶片有虫超过5%即达到防治标准 6.7.2.3.3 最佳防治期 卵期、孵化期、幼虫三龄以前 6.7.2.3.4 防治方法 因害虫危害期距采摘期较近,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如2.5%菜喜(多杀霉素)1500倍液;苏云金杆菌300倍液;危害严重时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其他菊酯类农药防治。 6.7.2.4 金银花天牛 主要是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White 危害。以10年以上的金银花植株受害最重,5年以下的植株受害较轻。被害植株生长势衰弱,受害枝条大量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寄主枝干内越冬,以成虫占多数。越冬雌虫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9月上中旬成虫陆续羽化,并留在虫道内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5月上旬前后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幼虫6月下旬孵化并钻蛀危害,老熟后留虫道内仍以幼虫越冬。幼虫孵化后先在木质部表面蛀食,形成迂回曲折的虫道。老熟幼虫化蛹前,先在枝条上咬成一圆形羽化孔,以最后的蛀道作蛹室化蛹。 6.7.2.4.1 防治时间 5月上旬、6月中旬 6.7.2.4.2 防治指标 百株危害超过2%即达防治指标 6.7.2.4.3 最佳防治期 初孵幼虫盛期 6.7.2.4.4 防治方法 在春季植株发芽前,在金银花植株根部撒3%辛硫磷颗粒剂50~150g,然后培土。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期糖醋液诱杀(糖:醋:水:敌百虫1:5:4:0.1); 5~6月份成虫出土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虫源。发现植株上有虫孔,可用棉球蘸80%敌敌畏乳油塞入虫孔,用泥封住,毒杀幼虫。 6.7.2.5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拉丁名:Prodenia litura(Fabricius),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和花。年发生4-5代,在山东和浙江经调查都是如此。以蛹在土下3-5厘米处越冬,多在8~9月大发生。成虫夜出活动,飞翔力较强,具趋光性和趋化性,对糖醋酒等发酵物尤为敏感。卵多产于叶背的叶脉分叉处,以茂密、浓绿的作物产卵较多,堆产,卵块常覆有鳞毛而易被发现。初孵幼虫具有群集危害习性,3龄以后则开始分散,老龄幼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虫有昼伏性和假死性,白天多潜伏在土缝处,傍晚爬出取食,遇惊就会落地蜷缩作假死状。当食料不足或不当时,幼虫可成群迁移至附近田块危害,故又有“行军虫”的俗称。斜纹夜蛾发育适温为29~30℃,一般高温年份和季节有利其发育、繁殖,低温则易引致虫蛹大量死亡。 6.7.2.5.1 防治时间 7月、8月、9月 6.7.2.5.2 防治指标 百株有虫≥5%,必须防治 6.7.2.5.3 最佳防治期 卵孵化期、幼虫三龄以前 6.7.2.5.4 防治方法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诱杀成虫,主要用黑光灯、糖醋液、杨树枝及甘薯、豆饼发酵液诱杀。卵孵化期、幼虫三龄以前,喷洒2.5%三氟氯氰菊酯水乳剂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5%茚虫威3000倍液防治。 6.7.2.6 棉铃虫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在各金银花产区都有分布危害。幼虫先取食未展开的嫩叶、花蕾及花。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6代,以蛹在土下土室内越冬。一头雌蛾一生可产卵500粒~1000粒,最高可达2700粒。卵多产在叶背面,也有产在正面、顶芯、叶柄、嫩茎上或农作的、杂草等其它植物上。幼虫孵化后有取食卵壳习性,初孵幼虫有群集限食习性。初孵幼虫取食未展开的嫩叶和花蕾,2龄后钻入蕾、花内蛀食。棉铃虫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0%~90%。第三代、第四代对金银花的危害最为严重。 6.7.2.6.1 防治时间 6月、7月、8月 6.7.2.6.2 防治指标 百株带虫量10头以上即可防治 6.7.2.6.3 最佳防治期 卵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 6.7.2.6.4 防治方法 捕捉大龄幼虫;插杨树枝,黑光灯诱杀成虫。苏云金杆菌300倍液;棉铃虫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5%甲维盐2000~3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液;2.5%多杀霉素1000倍液,喷洒全株防治。 6.7.2.7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卵多产于叶片背面,幼虫共五龄,个别六龄。初龄幼虫在叶被群集吐丝结网,食量小;三龄后分散危害,食量大增,昼伏夜出。危害叶片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食茎秆皮层,虫口密度大、缺乏食料时,幼虫可成群迁移危害。有假死性,稍受震扰吐丝落地。3~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为害。老熟幼虫在4~9cm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的土层内吐丝筑室化蛹。表土坚硬时,可在表土化蛹。一年发生6~8代,7~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 6.7.2.7.1 防治时间 3月、4月、7月、8月、9月 6.7.2.7.2 防治指标 百株带虫10头以上即可防治 6.7.2.7.3 最佳防治期 幼虫孵化期至三龄以前。 6.7.2.7.4 防治方法 黑光灯诱杀;晚秋或初冬翻土灭蛹;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虫;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幼虫1~2龄期喷施1%甲维盐1000倍液;25%灭幼脲500~1000倍液;15%茚虫威3000倍液;10%虫螨腈800~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交替防治1~2次。 6.7.2.8 白粉病 病原为忍冬叉丝壳Microsphaera lonicerae Wint.et Rabenh。全国各种植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和花。叶上病斑初为白色小点,后扩展为白色粉状斑,后期整片叶布满白粉层,严重时叶发黄变形甚至落叶;茎上病斑褐色,不规则形,上生有白粉;花扭曲,严重时脱落。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子囊壳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多雨潮湿季节或通风不良、株间荫蔽易发病。施用氮肥过多,干湿交替发病重。 6.7.2.8.1 防治时间 3月份、7月份、8月份 6.7.2.8.2 防治指标 田间植株受害率≥5%,即可防治 6.7.2.8.3 最佳防治期 萌芽前、发病初期 6.7.2.8.4 防治方法 金银花3月份萌芽前喷布0.3~0.5度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全株喷洒50%醚菌脂2000倍液;50%腈菌唑1000倍液;25%戊唑醇3000倍液;1.5%多抗霉素3000倍液交替防治。 6.7.2.9 褐斑病(及叶斑病) 病原为鼠李尾孢Cercospora rhamni Fack.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叶上病斑呈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直径5~20毫米.潮湿时背面生有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菌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多雨潮湿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生严重。多发生于生长季的中后期,8~9月为发病盛期 6.7.2.9.1 防治时间 6月、7月、8月、9月 6.7.2.9.2 防治指标 百株发病率≥10%;单株发病叶片超过1/5。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6.7.2.9.3 最佳防治期 发病初期 6.7.2.9.4 防治方法 70%安泰生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达克宁600倍液交替防治即可。 6.7.2.10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有时也侵害嫩梢或枝干。病原菌主要是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盘长孢属(Gloeosporium)和丛刺盘孢属(Vermicularia)的真菌。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并逐渐扩大为暗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发病后期病斑颜色产生不规则轮纹并伴有黑色小点粒。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的粘稠物,这是炭疽病的典型病症。炭疽病会造成叶片的枯死和脱落。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条件:通风不良以及温暖湿润的气候都易引起炭疽病。 6.7.2.10.1 防治时间 4月、7月、8月、9月 6.7.2.10.2 防治指标 百株发病超过10株;单株病叶超过1/5。 6.7.2.10.3 最佳防治期 发病前期、发病初期 6.7.2.10.4 防治方法 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50%丙环唑1000倍液;2%武夷菌素2000倍液交替防治,7~10天一次。 6.7.2.11 根腐病 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属半知菌亚门,镰刀属真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土壤或种根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平原地区5年以下树龄的地块发病率在10%~15%;5~10年树龄的地块发病率约在15%~25%;10年以上树龄的发病率多在30%,个别地块达50%。金银花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根腐病,7~8月为发病盛期。湿度大,田间郁闭,草害重,管理粗放,蔓延快危害重。对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严重制约金银花的生产和发展。 6.6.2.11.1 防治时间 7月、8月、9月 6.7.2.11.2 防治指标 百株发病≥3%,即需挑治 6.7.2.11.4 最佳防治期 发病初期 6.7.2.11.5 防治方法 疏松土壤,合理排灌;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加强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有利于控制病害发生。雨季防止田间涝渍,发现病株及时防治。抗茬宁亩施1~1.5kg拌入细土或有机肥料撒施到植株根际;32.7%威百亩300倍液土壤消毒;30%恶霉灵3000倍液灌根。 6.8 采收 文案大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