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设计书

宽。

3.4.3横断面构造

(1)隧道横断面采用锚喷支护复合模筑混凝土衬砌,内夹防排水层。 (2)路面采用双面横坡,坡度2%,路面双侧设排水沟,路基中心设中心排水沟。

(3)横断面右侧沟槽设弱电缆及消防配水管,左侧沟槽设强电电缆。 (4)救援通道多线隧道双侧设置,救援通道宽度距线路中线不应小于2.3m;救援通道的宽度为1.5m,在装设专业设施处可适当减少;高度不应小于2.2m。

(5)安全空间应设置在距线路中线的3.0m以外,单线隧道在救援通道的一侧设置,多线隧道在双侧设置;安全空间的宽度不应小于0.8m,高度不应小于2.2m。

3.5隧道衬砌标准内轮廓设计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规定,隧道的内轮廓标准为单心半圆R1=641cm,如图3.1所示:

图3.1 隧道内轮廓线

4洞门设计

4.1洞门设计要求

隧道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同时结合环境保护、洞外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营运要求,通过经济、技术综合分析比较确定。隧道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同时按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洞口的一般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隧道洞口的设置,应减少对原有破面的破坏;

2、当洞口处有坍方、落石、泥石流等威胁时,应尽早进洞; 3、线路跨沟或沿沟进洞时,应结合防排水工程,确定洞口位置;

4、漫坡地形的洞口位置,宜结合弃渣的处理、填方利用、排水以及有利施工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5、洞口段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确定加固措施,必要时可采取地表注浆。

4.2洞门类型的确定

洞门的形式很多,从构造形式、建筑材料以及相对位置等可以划分许多类型。目前,我国公路隧道的洞门形式有: 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台阶式洞门、柱式洞门、遮光棚式洞门等。

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岩质稳定的Ⅲ级以上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是最常使用的洞门型式;翼墙式洞门:适用于地质较差的Ⅳ级以下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翼墙式洞门由端墙及翼墙组成。翼墙是为了增加端墙的稳定性,同时对路堑边坡也起支撑作用。其顶面一般均设置水沟,将端墙背面排水沟汇集的地表水排至路堑边沟内;环框式洞门:当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I级围岩)、节理不发育,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大的排水要求时可采用环框式洞门;台阶式洞门:当洞门傍山侧坡地区,洞门一侧边坡较高时,为减小仰坡高度及外露长度,可以将端墙顶部改为逐步升级的台阶形式,以适应地形的特点。

沈丹高速铁路隧道属长隧道,基本服从于路线走向,路线与地形等高线基本正交,洞门按受力结构设计。洞门形式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情况选定。根据洞门所处地段的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遵从“早进洞,晚出洞”的设计原则,并考虑洞门的实用、经济、美观等因素,因此本隧道使用沈阳端采用翼墙式洞门、丹东端洞

口采用端墙式洞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