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全集)

MSA讲义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的使用

1、评价者惧每个所测零件的数据。零件被测量一次以结果记录在数据表中。 2、评价人计算出每个零件的平均值与极差,该平均值与极差标注在第4、5行,第9、10行及14和15行。在每行末计算出和记录下每个评价者的总的平均值与平均的极差值。

3、计算出每个零件相对于所有评价者的平均值来(见第 16行)。

4、计算出评价者平均值的平均值和零件平均值的极差X和Rp(见16行末)。 5、将各评价人极差相加,除以评价人数得出主人极差的平均值R (见17行)。 6、零件平均值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为零件平均值之差XDIFF(见18行)。 7、按19、20行中所示的公式计算出极差图上限和下限来,UCLR;LCLR。

Page 37 of 47

MSA讲义 零件编号和名称: 量具名称: 日期: 测量参数 量具编号: 执行人: 尺寸规格 量具类型: 来自数据表: 测量系统分析 重复性—设备变差(EV) EV = R × K1 = × = 再现性—评价人变差(AV) %总变差 试验次数 2 3 评价人 数量 Ki 3.65 2.70 2 Ki 4.56 3.05 3 %AV = 100(AV/TV) = 100( / ) = n = 零件数量 r = 试验次数 % R﹠R = 100(R﹠R/TV) = 100( / ) = % 零件数量 2 3 Ki 3.65 2.70 2.30 2.08 1.93 1.82 1.74 1.67 1.62 %PV = 100( PV/TV ) = 100( / ) = % %EV = 100(EV/TV) = 100( / ) = % AV = [( X diff × K2) - (EV/nr)] = [(0.06 × 2.70) – (0.18/(10×2))] = 0.16 重复性和再现性(R﹠R) 2222 R﹠R = (EV + AV) = ( – ) = 2222 零件变差(PV) PV = Rp × K3 = × = 总变差(TV) TV = ((R﹠R + PV) = ( + ) = 22224 5 6 7 8 9 10 所有计算都基于预期5.15σ(在正态分布曲线之下99.0%的面积). K1为5.15/d2,d2取决于试验次数(m)和零件数与评价人数的乘积(g),并假设该值大于15。d2数值来自表2。 AV—如果计算中根号下出现负值,评价人变差缺省为0。 K2为5.15d2,式中d2取决于评价人数量(m)和(g),g为1,因为只有单极差计算。 K3为5.15d2,式中d2取决于零件数(m)和(g),g为1,因为只有单极差计算。 d2来自表1,质量控制和工业统> A . J .Duncan(见附录,参考文献4). #####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