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 C.量杯质量为40g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D.60cm该液体质量为60g

3

3

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B.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因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大于天平的分度值 C.同一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时,质量变小

D.如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可知ρC>ρB>ρA

3.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虚像

4.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做成像实验,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 ) A.一定是倒立的实像 B.一定是倒立的虚像 C.一定是正立的实像 D.一定是正立的虚像

5.在没有其他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6.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 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7.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8.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9.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0C、?1960C和?33.50C,将三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500C,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A.氨、氧、氮

B.氮、氧、氨

C.氮、氧不液化

D.氨不液化

10.在课堂大声回答问题,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这里的“大声”与“轻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二、填空题

11.若用橡皮膜把一锥形瓶封口(膜水平),然后把锥形瓶放置于热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外凸起,如图,由此可知:瓶内空气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此实验说明气体温度升高,瓶内空气的密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13.身高为1.6米的亭亭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米处,她在镜中的像高是_米,她到像的距离是__米,当她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______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_____,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_____分钟.

15.一首歌曲需要填词作曲。作曲者谱写的是演唱者唱歌时的__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16.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从1s至3s内,木箱运动的距离为________m,第2秒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

三、计算题

17.小明的妈妈买了一枚“9999”的金戒指。他为了知道金戒指是否是纯金的(金的密度19.3×103kg/m3),测出戒指的质量为7.8g,体积为0.5c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枚戒指是否是纯金的? 18.小华家到学校有一条6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她从学校回家,开始以l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她马上匀速跑回家,用了lOOs.求: (1)小华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她以多大的速度跑回家? 四、实验题

19.探究密度概念的构建

实验次数 1 表格图像 2 3 4 物体 铝块1 铝块2 铁块1 铁块2 m/g 27 54 79 158 m/g 10 20 10 20 M/V/(g/cm) 2.7 2.7 7.9 7.9 3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的。 结论方法 ②上述实验图象如图,图线_____反映了铁块的实验情况。 ③由数据表格形式变换成图象格式,运用了_____法。 ④由上述试验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____的质量。

20.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其中说法_____正确(填字母)。 A.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直线 B.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2)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当蜡烛逐渐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5)在整理器材时,某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1.晓薇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实验中:

(1)晓薇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晓薇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晓薇在实验中,环境光线应______一些(选填“亮”或“暗”),在如图装置中,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不能与蜡烛B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若还想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5)小强想进一步改进实验,仅仅将烧杯中热水适量减少一些,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重做以上实验,请在乙图中作出对应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大致情况。 (_____)

23.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接着打开抽气机抽气,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猜想将空气完全抽出后的情景,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_____中传播。

2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让小车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