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6-3=3
2. 答案不唯一,如:
(1)左边盘子里放0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放6个苹果。 (2)左边盘子里放1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放5个苹果。 (3)左边盘子里放2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放4个苹果。 (4)左边盘子里放3个苹果,右边盘子里也放3个苹果。 (5)左边盘子里放4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放2个苹果。 (6)左边盘子里放5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放1个苹果。 (7)左边盘子里放6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放0个苹果。
3. 有1只松鼠妈妈,给5只小松鼠送来了一盘水果,图中一共有6只松鼠。 一共有6只小鸡,其中有1只鸡的颜色与其他5只不相同。
4. 3 6 0 6 5 6 4 6
5.
6. 只要两人说出的数字相加得6就对,答案不唯一。
背土豆(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材第36~37页)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 能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棋子,课件。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土豆,你们喜欢吗?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瞧!(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境图)
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讲故事。
师: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个土豆,它高兴极了,急忙装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结果还丢了1个土豆。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这里面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背土豆)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工作。
1. “背土豆”中的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 师:那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几个土豆?
师:这也是老师想问的问题。根据我们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想该怎么解决呢?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可能会这样:
?摆出7颗棋子代表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颗棋子,数一数还剩6颗棋子,所以7-1=6。
?可以画7个圆表示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个圆,数一数还剩6个圆,所以7-1=6。
……
2. 口袋上的洞。
师: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1个也没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板书算式记录);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表示?
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学生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土豆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3. 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