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文本
为各片区提供商业服务、商务服务、娱乐康体以及公用设施配套网点等配套服务设施,这一级中心的功能主要辐射本片区范围,一般服务人口在10万人左右。
3、社区中心
社区级商业服务业中心主要分布在各功能片区内,配套社区级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一般服务人口在3万人左右。
第71条 规划布局
规划对全县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进行梳理和完善,形成三级商业中心:县级商业中心、片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
(1)县级商业中心:共设置三处县级商业中心。
①提升大名府路(府西街—贵乡街段)和京府街(大名府路—天雄路)所形成的传统商业服务业中心,完善各项商业金融服务设施。
②在北部新城区北京北路以北,京府路以东形成重点培育面向区域的现代商业、金融、服务中心。
③完善为大名香油城、大名农机市场和京府商贸城等批发市场配套的各项商业服务设施,将之打造成为大名特色商品批发市场,使其不但服务于城区及县域,在三省交界区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批发市场。
(2)区级商业中心考虑大名南湖公园、北湖公园、植物园和宋故城的旅游开发建设,以及京府工业区的建设,并结合均衡的原则布置片区级商业中心。
(3)社区级商业中心主要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商业服务设施为主,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均衡布置。
规划中心城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311.02公顷,占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的6.65%,人均用地6.91平米。
4、工业用地规划 第72条 布局原则 1、布局原则
32
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文本
(1)城区东侧215省道(五得利大街)以西的工业企业向京府工业企业搬迁,通过经济杠杆置换出中心城区。
(2)城区周边的工业用地向京府工业区集中。 第73条 规划布局
中心城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实行“退二进三、退二还绿”的战略部署,规划期内有计划地搬迁对城区生活居住有污染有干扰的工业企业,搬迁至城区东南部的京府工业区内。整个工业按照不同的工业门类分为三区域:食品产业区、装备制造区、新材料产业区。
规划工业用地933.8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98%,人均20.75平方米。 5、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第74条 规划布局 规划建有两处物流区:
(1)规划在中心城区的西南角,府南路以南,兴大街以西,南二环路以北,西环路以东,结合大广高速下道口建设一处物流园区。
(2)规划在工业区的西侧,富强路以西,建成路以东,中兴东路以南,泰安路以北,建设一处为工业区服务的物流园区。
规划物流仓储用地145.4公顷,占规划城区建设用地的3.11%,人均用地3.23平米。
第二节 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第75条 对外交通 1、公路系统
规划邯大高速公路为大名预留1个出入口,此出入口位于215省道与邯大高速交汇处,距离现状城区7公里;现状大广高速公路,在阳平路与平安大街交口向西一公里处设置下道口。高速公路至市区的引线,应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省道215与城区东外环线相连,省道313通过西外环线和南外环线穿过城区。
33
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文本
县道丛峰线穿故城遗址与北环路相接; 乡道西吴线穿过北环路与城区万大路衔接; 2、对外货运枢纽
规划两处物流中心,一处依托打光高速下道口,布置在中心城区的西南角;一处依托京府工业区布置在工业区的西侧。
第76条 道路等级
中心城区道路网采用以方格网为主,环路和放射路相结合的方式,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级别构成。
第77条 道路网结构
建立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
快速路:西环路、北环路、东环路、泰民路是中心城快速路系统,用以实现过境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