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部分学生存在上课吃早餐、零食等现象,欠缺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教师及周围学生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学生建议
1.教师应充分备课,夯实教师基本功,锻炼自己口语表达能力,规范板书设计与书写。
2.教师应丰满授课内容,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利用案例、学科前沿知识来扩充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
3.教师授课时应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与地位,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服务教学,优化教学。
4.希望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身学习及休息时间,尊重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学生应做好课上听课、做笔记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安排,做到高效率地听课。
四、具体学院听课反馈 (一)师范学院
13-16周共听取学院课程61节次 ,涉及21位教师,其中31节次评价在90分以上,29节次评价在80-89分,1节次评价在70分以上。具体优点阐述如下:
1.教师利用学生自主制作视频的方式,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并在课堂进行反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例如: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15级心理1、2班 博C416 12月21日) 2.教师善于结合实际,所授内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同时也可以服务于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应用。
例如: 《社会调查方法》 (16级心理1班 博C211 12月18日)
3.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 《中国教育史》 (16级教育1班 博A313 12月20日) 4.该班学生都能提前到教室进行课程的预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 《发展心理学》 (16级心理1班 博A306 12月8日)
5.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回应教师,在教师提出知识点时,学生能及时做出反馈。 例如: 《中国教育史》 (16级教育1班 博C105 12月8日)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教师教学过程中未能合理安排好案例和讲解的比例,故事讲解过多,对重难
点的讲解不够突出。
例如: 《变态心理学》 (14级心理1班 博C115 12月6日) 2.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不能及时反映听课状况,课堂气氛不活跃。 例如: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16级心理1班 博C237 12月19日) 3.教师对知识点补充较少,授课形式单一,较为依赖PPT。
例如: 《无机及分析化学》 (17级科教1班 博A411 12月12日) 4.座位靠后的学生有打瞌睡、玩手机的现象,少数有跑神现象。 例如: 《管理心理学》 (15级心理1、2班 博A206 12月5日) 学生建议:
1.希望教师加强对知识点、重难点内容的讲解,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师应丰满授课内容,扩充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点,不要过于依赖PPT。 4.学生应提高自律性,不能浪费上课时间来玩手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5.学生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遵守课堂的规则,做到不迟到、早退。 (二)生命科学学院
13-16周共听取学院课程158节次 ,涉及34位教师,其中85节次评价在90分以上,69节次评价在80-89分,4节次评价在70分以上,。具体优点阐述如下:
1.教师将重点内容在课件上标识,再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对示例逐个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教学内容,学习效率高。
例如: 《动物学(上)》 (16级生技1班 博A211 12月6日)
2.教师提前到达教室,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内容及思考题,便于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上课内容,提高听课效率。
例如: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 (16级生科2班 博A311 12月7日) 3.教师授课充分利用PPT展示植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内容具体形象化。
例如: 《植物学》 (17级生科2班 博A116 12月13日)
4.学生们课前预习充分,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