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和遗传。
⑶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发酵、细胞培养、养殖和栽培等,最终获得所需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的产物。
⑷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和连接酶作用,形成重组DNA分子,并对其加以克隆和筛选。 ⑸对获得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转化子)进行筛选和鉴定。 上述五个步骤按通常的操作技术应依( C )顺序进行。
A. ⑴、⑵⑶、⑷、⑸ B. ⑴、⑵⑸、⑷、⑶ C. ⑴、⑷⑵、⑸、⑶ D. ⑴、⑵⑸、⑶、⑷
10.下列对克隆羊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克隆羊是无性生殖产生的 B. 克隆绵羊“多莉”采用的是母体乳腺上皮细胞
C. 克隆绵羊“多莉”利用了三只绵羊 D. 克隆绵羊“多莉”用的是16细胞“胚”植入代孕母羊 二、判断题
1. 某些细菌通过噬菌体获得的外源DNA片段,经过重组进入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转导。( × )
2. 由于外源DNA的进入而使细胞遗传性质改变称为转化。( √ ) 3.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 ) 4. 由动物胚胎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也属于克隆动物。( × ) 5.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 三、名词解释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系列技术。 基因工程: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设计并实施把一个生物体中有用的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实现该技术的商业价值。
细胞工程: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蛋白质工程: 是指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和拼接以生产出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
酶工程: 酶工程是指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酶工程包括酶的固定化技术、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的修饰改造技术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技术。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好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其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分\是指分离制备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为运载体的DNA和欲克隆的目的DNA;\切\是指用序列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载体DNA,或者切出目的基因;\连\是指用DNA连接酶将目的DNA同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转\是指通过特殊的方法将重组的DNA分子送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扩增;\选\则是从宿主群体中挑选出携带有重组DNA分子的个体。
限制性内切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类能在特定位点切断外源DNA的蛋白酶。 核酸杂交:两条核酸单链可以通过序列互补形成双链化合物的过程。 四、问答题
1. 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系列技术。
一般认为,生物技术通常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5个方面内容。此外也包括生物材料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环境污染检测和治理的生物技术等。
2. 什么是基因工程?其研究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设计并实施把一个生物体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