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毕业设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涡河闸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三章 防渗与排水设计

第一节 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一、防渗设计的目的

防止闸基渗透变形;减小闸基的渗透压力;减少水量损失;合理选用地下轮廓的尺寸,以延长渗径,防止闸基和两岸产生渗透破坏。

二、防渗排水的布置原则

防渗设计一般采用防渗和排水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高水位侧采用铺盖、板桩、齿墙等防渗设施,用以延长渗径、减小渗透坡降和闸底板下的渗透压力;在低水位侧设置排水设施,如面层排水、排水孔排水或减压井与下游连通,使低下渗水尽快排出,以减小渗透压力,并防止在渗流出口附近发生渗透变形。

三、防渗设施

根据闸址附近的地质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措施,防渗措施常采用水平铺盖,而不用板桩,以免破坏黏土的天然结构,在板桩与地基间造成渗流通道。砂性土易产生管涌,要求防止渗透变形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可采用铺盖与板桩相结合的形式。

1.铺盖 为水平防渗措施,适用于粘性和砂性土基。

2.板桩 为垂直防渗措施,适用于砂性土基,一般设在闸底板上游或铺盖前端,用于降低渗透压力。

3.齿墙 一般设在底板上、下游端,利于抗滑稳定,延长渗径。 由于闸基土质以黏性土为主,防渗设备采用黏土铺盖,闸底板上、下游侧设置齿墙,为了避免破坏天然的黏土结构,不宜设置板桩。

四、地下轮廓线布置

1.闸底板长度拟定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涡河闸毕业设计说明书

根据闸底板的形式,用经验公式(3—1)计算,并综合考虑闸上结构布置及地基承载力两方面因素,拟定闸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

L

=A×H (3—1)

式中 A——系数,对于砂砾石地基可取1.5~2.0,对于砂壤土可取2.0~2.5,

对于黏壤土地基可取2.0~3.0,对于黏土地基可取2.5~3.5;该工程闸基为重粉质壤土,取A=2.0;

H——上、下游最大水头差。

L底=A×H =2.0×9.5=19(m)

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布置及地基承载力要求,确定闸底板长度为20m。 2.闸底板厚度的拟定

可取t=(1/5~1/8)×8=1.0~1.6m。实际取为1.5m。 3.齿墙尺寸的确定

一般深度为0.5~1.5m,厚度为闸孔净宽的1/5~1/8。该设计取1.0m,厚度取1.0m。如图3—1所示。

图3—1 底板尺寸图(单位:cm)

4.铺盖

主要用来延长渗径,具有相对不透水性和一定的柔性。铺盖常用黏土、黏壤土或沥青混凝土等材料,有时也可用钢筋混凝土作为铺盖材料。铺盖的长度采用上、下游最大水头差的3~5倍。铺盖的厚度应根据铺盖土料的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涡河闸毕业设计说明书

允许水力坡降值计算确定,即=H/J,其中,H为铺盖顶、底面的水头差,J为材料允许坡降,黏土为4~8,壤土为3~5。铺盖上游端的最小厚度一般为0.6~0.8m,逐渐向闸室方向加厚至1.0~1.5m。

根据上述原则,铺盖的长度确定为为(3~5)9.5=45(m);铺盖的厚度,上端取0.6m,末端取1.5m,以便和闸底板连接。为了防止水流冲刷及施工时破坏黏土铺盖,在其上设置30cm厚浆砌块石保护层,10cm厚的砂垫层。如图3—2。

图3—2 黏土铺盖的结构图(单位:cm)

5.闸基防渗长度的确定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