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施工。
5.6 安全管理
5.6.1 设置信号管理系统,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系统与控制室的联系。
5.6.2 作业平台、给料仓、骨料仓、水泥仓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置 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应有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5.6.3 拌和站与办公区及生活区或周围其他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单个水 泥罐的高度且不小于 20m。
5.6.4 拌和站必须设避雷针,数量满足覆盖整个搅拌站;设置不少于 1 处的安全标语,明示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搅拌主机立柱粘贴反光纸。
5.7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5.7.1 根据场地条件合理设置设备冲洗设施、废水沉淀池和洗车池,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附近的土地中。在场内布设排水系统,设置明显标示,在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沉砂井及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5.7.2 地面应定期洒水,对粉尘源进行覆盖遮挡。
5.7.3 每次混凝土拌和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整洁。
5.7.4 临近居民区施工产生的噪音不应大于现行的《建筑施工场界噪音界 限》(GB12523)的规定,否则应进行监控。
5.7.5 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料时,要注意材料罐顶的密封性能,当粉尘较 大时,应暂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后方可继续。
5.7.6 定期、专人进行拌和站的清理和打扫,保持拌和站内卫生。
18
6 预制场标准化
6.1 场地选址
6.1.1 结合标段预制梁板的尺寸、数量和具体架设要求等选址。 6.1.2 预制场除用地困难情况并由业主批准外,一般不应设在主线上,以方便、合理、安全、经济和满足工期为原则。
6.1.3 预制场应避开易遇洪水、雪崩、泥石流、滑坡、塌方等不安全的区域。
6.2 场地布置
6.2.1 预制场一般设置办公生活区、材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拌制 区、预制区、存梁区等。各施工区域布置应合理,场地占地面积应满足施工需要。
6.2.2 在进入预制场路口处明显位置设指路牌 1 块;场内相应位置设场地平面图、工艺流程图(分预制、张拉、压浆等)、质量检验标识牌(分预制、钢筋、 张拉等)、安全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龙门吊、张拉机具等)、文明施工牌等 各 1 块。在机械设备的醒目位置悬挂机械操作安全规定公示牌。
6.2.3 吊装作业区、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龙门吊设置与高压线保持安 全距离,司机岗位职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0.8m×0.55m)随机挂设,“施工重地,注意安全”警示牌(0.6m×0.4m)置于龙门吊下。预制场的制梁区、 存梁区、构件加工区等各生产区域应设置明示标示。钢筋绑扎区在明显位置应 设置标识牌。张拉台座两端应设置指令标志,并设置防护板。台座两端设防护 网和安全警示标志。
6.2.4 预制场标准化建设的规模,应结合预制梁的数量和预制工期等参数来规定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具体要求如下表。
19
内 容 表 6.1 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表
要 求 一般不少于 300 片 至少一座 应与预制时间相匹配,按 3 片/座.月控制 满足起吊吨位需要,至少 2 台 不少于台座数量的 1/3 不少于0.5×台座数量 横隔板钢筋定位架、钢筋骨架定位架、横隔板底模支撑架 满足施工需要 预制梁片数量(片) 移动钢筋棚 台座数量 吊装设备 模板数量 自动喷淋养护设施 必备的施工辅助设施 其他施工设备 6.3 场地建设
6.3.1 桥梁预制场设置在填方路堤或线外填方场地时,为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而影响桥梁预制的质量,应对场地分层碾压密实,并对台座基础进行加固;桥梁预制场利用桥台后的挖方路基时,路堑边坡的防护及排水设施应提前完成。
6.3.2 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拌制区均须设防雨棚,并使用